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2022-04-21 15:30:28)
标签:

文化

教育

历史

分类: 学习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时空中的生活美学” 

           要了解整个中国的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国的阴阳合历,就是我们中国人把整个这个节气分成二十四个。
《诗经》里边,《豳bn风•七月》里边有一段诗说:“五月斯螽zh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文中提到了庄园中的生活和相应的仪式与典礼,让我们可以理解一年四季的时序流转及其与人、事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历法是阴阳合历的,年度是太阳年,就是以太阳的运行为周期的,岁实一年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这是一年。然后太阴年,一月朔策二十九又二分之一日,十二个月份加起来,比太阳年稍微短一点,于是阴阳合历,兼顾了一年季节的安排。又以满月当作月半,以月光还没出现当作每个月的第一日,以月光完全看不见当作这个月的最后一日。所以中国的历法当中,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
       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年的长度分成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这种农民历的安排至今还在使用。中国的孩子,一定要理解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仅仅知道这二十四个节气还不够,还要知道这二十四节气里边包括了四项原则。
第一个是季节变化,就是有一类节气,全是关于季节变化的。比如说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有八个。
第二个是气温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包括: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是关于气温变化。
第三个是降水量的变化,因为农业社会特别重视降水量,所以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这是关于降水量的七个节气。
第四个是关于物候现象或者农活的更替的,比如说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有四个。
这是分了四大类的二十四节气。

       除了这个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节日,成为一年当中的几个大关口。
第一个关口,是春季之后的第一个收获时节,即五月五日的“端午”。
     在华中以南,这是收获第一次农作物的时间,主要是蔬菜瓜果;在北方,则是秋天下种的麦子到这时候要收获了。
第二个关口,则是八月十五月圆之时,全国各地正处秋收之际。
     而且,因为空气干燥,没有水气的蒙蔽,秋天的月色特别明亮。在收获的时节,一家人经历了漫长的劳作以后,在一个凉爽的月夜,可以愉快地团聚,这就是中秋节。
第三个关口,是农历的十二月,在古代称之为 “腊”。
      古代的几个国家或皇朝,各有自己的“腊”,汉代的“腊”在十月,后世则大致定于十二月。腊是古代一年的开始,因为到了这个时候,以政府立场而言,下一年度的收入大概可以相当准确地估算出来;在这个时候,也可以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结算这一整年的收获。
    “冬至”也就是相当于公历圣诞节前后一两天,以太阳年而论,这是昼日最短的一日,是太阳走到最靠南回归线的时候。农作物基本上都已经收获了,田地也已清理干净了,该卖的卖,该买的买,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年。所以,“冬至”既是收获的时节,也是一年忙碌过后可以喘气的时候。
     再下面,就是阴阳合历年度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即所谓的“新年”或是“新正”。
     在中国领土之内,除了南边沿海各省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别,大部分地区,新年正是田野休息、农夫们也休息的唯一时期。
       根据这些阴阳合历的年节周期,中国人安排一年周而复始的生活。相对于今日工业生产的社会来说,传统的农业国家对自然环境的依存度要高得多。一年周期变化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对中国农夫来说,每一个关口到另一个关口之间是他们必须密切感受的时序。
      在我们记忆之中,端午、中秋、新年,都是一家团聚的日子。在外面工作的孩子回家了,在田地里工作的家人,有机会品尝自己辛苦耕耘的成果。对中国人和一些使用同样年历的东亚社会来说,这些节日的意义远胜于今天世界各处的圣诞节和新年。
                       ——《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