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要保持人口政策的共识

(2010-10-27 16:22:38)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际评论

中国要保持人口政策的共识   

 

环球时报2010年10月13日社评

  1980年9月底,中国政府在关于控制人口的全国公开信中写道:“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现在已经到了当初设定的时间表尽头,下一步人口政策该怎么走,中国社会急需达成坚定的共识。


  近段时间来,中国舆论频现各种议论,有人力主继续“一胎”政策,也有人提倡“二胎政策”,一些乡镇基层对坚持少生、优生出现了松动。虽然大多数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有规可依,但以往全社会的坚定态度显然被打了折扣。


  鉴于中国仍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出生和死亡的人口绝对数都超过欧洲一个普通国家的人口,人口管理短期的失控也足以给未来挖一个潜在的大坑。中国每天都要勤奋地给人口时钟上发条,确保它的精确。


  目前的怀疑主要来自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担心。媒体上的大量公开评论认为,中国“人口红利”正迅速被耗尽,一个比日本“还老年”的中国呼之欲出,中国“未富先老”,中国再不改变,就要撞上严重老龄化的南墙。是这么回事吗?今天年轻人的养老真会出问题吗?国家应给社会一个清晰、可信的回答。


  过去的计划生育政策用了很长时间才一层层推向全国的基层,中国为此还付出一定的社会代价,引起不小的国际误解。这表明一个有效的人口政策,比一项宏观经济政策更难推广,而一旦形成,又有相当的惯性。目前城市里生一胎的惯性是很多代价换来的,该不该保护它,还是确实要修正它,政策制定者务必认真三思。


  总人口太多和出生率较低,是中国两个很难同时顾及的人口病。此外还有人口质量及出生率不均衡的其他问题。由于人们居住和工作的选择越来越自由,国家推行人口政策的工具也不像过去那么灵了。这些都增加了未来调剂中国人口政策的难度。


  只有加强人口政策的明确性和坚定性,才能缓解上述问题,将中国的人口发展永远置于可控的状态下。近一个时期,很多计划生育官员不愿就社会的疑问表态,总说“太敏感”,而“敏感”的真正原因是说不清楚。如果政策是清楚、明确的,宣传它们有什么可敏感的呢?


  计划生育是最典型的社会政策,它的任何调整都必须通告全社会,并向所有人解释清楚它的含义。当下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悄悄改动计生的细节,又不做解释和宣传,任由社会猜测。其结果是一些人认为中国正在结束计划生育时代。


  中国需要有效调控人口的生育,这大概是这个大国永远都不得不管的“闲事”。政策细节的改变是需要应情况而变的,但调控本身却永远要保持权威,而不是放任自流。对这样的总原则,中国社会必须保持共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