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做做食品工业这篇大文章
上午拿到一组数据,对2007年以来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略作分析。方才知道以前对比产业结构时,竟然忽视了一个重要行业——食品正在悄然发力。
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湖北省食品工业(农副产品、食品制造、饮料、烟草)累计增加值626.73亿元,已经赶超多年的老大汽车工业(623.24亿元),成为新的№:1。而就在2008年,食品工业跻身湖北五个年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支柱产业(其余四个产业分别为:汽车、石化、钢铁、电子信息)。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在如今追求大工业、大项目、大投入的年代,却是最容易被地方大小诸侯们所忽视的领域。须知,2008年全国食品工业销售总收入高达4万亿元!我们只要留观察,便不难发现在各大卖场中,购买食品的人们比电器展柜前多出N倍,这还不包括节假日。

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交易会:武汉“国字号”展会
国家启动内需,真正能够进入农村市场的,绝对不是奔驰、宝马。老百姓们普遍欢迎的,一定是娃哈哈、旺旺、可口可乐等初级消费品。因为,勤劳一生的中国人都知道,消费升级是从“衣”、“食”开始的,最后才能轮到“住”、“行”。尽管手里有些钱可以过宽松点日子,但是不敢随便乱花的——不知那些著名的伪经济学家们对此是否赞同。
如此说来,守着遍地皆是、投手可得的农产品资源,县域经济为何要去血拼那些可遇不求的车、钢、电、化这些大传统工业呢?如果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增加了收入和扩大就业,还用担心功劳簿上不记下自己的名字么。这又何尝不是科学发展。
好在湖北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的意见》,支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加工园区和县市。而2010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已拟定表彰一批食品工业县市。或许,这便是一个信号……
更多博文:
侯耀华先生也许说的是一句大实话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抑或北京大学的“圈人”行动
何时才能轮到“收入调整时间窗口”
国宴“四菜一汤”,地方宴呢
感谢他(她),就大声说出来吧
美国人唱国歌时为何将右手抚在左胸上
最牛的官腔“雷到”了谁
出租车起步价调高后能否再减少点“份儿钱”
两只螃蟹的“潜规则”
20年了,不要忘记这双大眼睛
不要再糟践那些个名著了
三国少年论治湖: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经济学者卢中原先生的澄清有些苍白
疑似甲型H1N1流感进了女儿的校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