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向君《花影阑珊》

(2018-09-09 13:48:58)
标签:

崔自默

文化

读向君《花影阑珊》

崔自默

 读向君《花影阑珊》


 信息发达,司空见惯,偶尔读到怦然心动的文字,难能可贵,若还想写些读后感,则实属奢侈。

“轻雷远去夜阑珊,提笔沾襟力不堪。乱字从来真况味,谁能自在忆流年?”这几句是我前些日所写,题曰《答向君临江仙思流年》。

现在回顾当时,向君的那一篇“思流年”,何以能打动人呢?

一如绘画,笔墨不过关,就谈不上意思、性灵、情韵、境界。对于语言文字,向君早已将它埏埴拿捏得玲珑剔透。阅读她的“流年飞花”,如行山道,其间信息量大,需仔细乃得。

玄览者不执着于文字,假如弗能得意忘言、得意忘象,料非内行。当然,好读者是好作者的延续,两者合作,尽善尽美,彼此知音,相得益彰。

最终使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是历史的沧桑感、人生的悲凉感、诗词的意境感、绘画的时空感、影视的镜头感、音乐的节奏感,尤其是故事的独特性、冲突性、戏剧性,等等这些元素,向君都不缺乏。

于是,不知从来,不知所去,如快雪时晴,如春风喜雨,叵耐戛然而止。想想,也正应如此。宛如照相,咔嚓一下,记录了世间一瞬、物体一切片、运动一侧影,也只能是一瞬、一切片、一侧影,不得已。生活是一个行为过程,其存在与时间关联而等价。瞬间而永恒,才是大艺术。当下享受,倘无精确剀切的思维觉悟、定力把握,何以堪?

想起“她”:“那一刻,脸上有笑,心里有泪”,“那是许多故事的起点,也是终点——因为绚烂,因为短暂”。读完这篇文字,“凄美”两字噗进脑海,我怎么都感觉这就是我自己的故事。

向君的文笔刺激我再再思考一些熟悉而陌生的话题。

文字本身到底有没有、应该不应该有性别属性?伟大的灵魂超越性别,这或许也是一个悖论或偷换概念么?

经常旅游的人会明白,随时记录会很累。“勤”字古写下面是一个“心”字,而不是右边一个“力”字。费心费力、殚精竭虑、动情劳神,始可酝酿过滤萃取升华出好文字。天才无他,一个勤字而已。触景生情,感情喷涌,不择地而出,但缺乏收敛,就不是像样的文章。文章因事而作,非无病呻吟,非强说愁,却绝对有志气、有风骨、有胸襟、有寄托、有感遇、有启发。

读向君《花影阑珊》

写到“他”:“隔着漫长的岁月,我觉得他依然没变,像原野上一颗野蛮生长的树,用骄傲和精明与世界牵手,用冷漠和不屑与世界为敌”;然而,“他”竟然也能问出这样的话:“你?就凭这一帆风顺的日子,你能写出什么动人的文字?”——这不还是我吗?我是我,我非我,看山看水,是是非非,不一不异。

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等老了、没了……

我一直认为,“实现主义”(Realizationism)不等于“现实主义”(Realism)。“实现”具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有了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愿望与念力。我猜测,向君一定经常有这般体验。在此基础上,“超实用”也就立即超越了实用、实验、实践、实现、实际,这或许还能回答为什么没有直接经验的她,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见性明心地表达出另一种真实。

或者还可以进一步回答,我们旅游了感受了也便罢了,为什么要一定要表达表述表现一番呢?

绘画的视觉语言是外在形式,我更关心的是其背后内容。对于文字描述,我的注重仍极尽苛刻,就是追问中心思想究竟是什么?

不具体的问题是大问题,也更难解决。

从散文、游记到诗,从并不遥远的南山、我们的客厅到台北故宫,从阳明山海芋季、东非马赛马拉的狩猎之旅到泰北玫瑰漫游记,向君的注意力超越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史论结合。

“看似宁静的草原危机四伏,弱肉强食,斗智斗勇的大戏时刻都在上演。在这里,生命就是一场永恒的追逐,生存就是一场至死方休的游戏。”看似、时刻、永恒、游戏,宁静、上演、追逐、生命,危机四伏、弱肉强食、斗智斗勇、至死方休,请耐心咀嚼,字里行间到这等次第,还能有其他什么可继续的呢?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王夫之《薑斋诗话》),向君的笔墨不动声色却颇得此道,蒙太奇手法把纪录片搞得十二分通透。艺术与科学、作品与生活、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写意与写实、梦境与真景、我与物,已然大而化之,圆润得无所谓主线与辅线或复线。

有无相生,虚实互成,相互转化的缘由与能量、初衷与目的、工具与结果,都是一个字:心。正因向君经意了、走心了,所以体会了花溅泪、鸟惊心,那种法喜禅悦,甘苦自知。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究竟如何才算最高境界、终极关怀呢?同道君子共勉旃。

 

【附录】

1.作者简介:

向君,成都籍,现居北京。喜欢阅读、旅行和美食,享受可以发呆和写字的平淡时光,推崇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在游弋的人生境界。文笔清新优雅,流畅隽永,颇具个人风格。做一个小资女人,可以不读她的文字;但决定做一个小资且幸福着的女人,她的文字也许是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2.书名与图书简介:

《花影阑珊》:以女性的视角纪录生活,以行走的姿态抒发情怀。从北方的春秋到南方的冬夏,从台湾的岛屿到东非的草原,从红尘烟火到诗和远方。这些文字流淌的不是交响,只是一段段低吟浅唱。假如和你遇见,也许能有花影阑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