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死猪不怕开水烫——《崔自默美学笔记》(29)

(2007-05-30 10:30:10)
标签:

文化

感悟随笔

死猪不怕开水烫

崔自默

美学笔记

 

死猪不怕开水烫

——《崔自默美学笔记》(29)

崔自默

 

[主题词]如如不动 心死 无事 无耻

说“俗念不除,道心不生”,大多还只是处于“知”的阶段,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一个追求目标,或仅仅是自励之言。因为,毕竟说者还要活着,与其他所谓俗人无有差别。“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生活和艺术,隔行不隔理。

俗心不死,妄念环生。常修戒慧定,以祛贪嗔痴。应有尽有,不如当无则无。很多东西虽然也有生命力,我们却很不需要,就如身上的瘤疣,割除便好,何必留恋?一拖再拖,后悔晚矣。

只要贼心不死,就总会惦记着;惦记着,就总会累着、危着。

铁了心,和死了心,只是说法不同,实质一样,都是没有了念想。没有了积极的,更没有了消极的。已经归零,处于界值状态,虽然没有了正数的欣喜,倒也免除了负数的悲伤。

有了兵马,放之南山,便是正数;征战沙场,便是零;伤亡惨重,便是负数。可见,按兵不动,攻心为上,不战而胜,才是上策。动心如动兵,起心动念,吉凶便难可预卜。

如如不动,是觉悟。“不动”,不等于死静、寂灭,所以叫“如不动”;“如不动”还难做到,再退求其次,降低要求,“如如不动”。不动如如,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恒敬持之,一以贯之,在生命结束前,就是圣贤。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之所以有“过”,就是没有坚持住,没有如如不动,没有保持住零的状态。行走于世道,一张白纸,时刻提防,绝对不被尘俗污染,几乎不可能。

不曾进,何言出?不知生,焉知死?

上了一当又一当,当当上的不一样,防不胜防。四十不惑,四十不交友,已经疲累了,不新鲜了,经验可以自给自足了,相对塌实了。但,心还没有死。克念至圣,克服的确困难,不如心死。

心死——是一种境界。庄子指出“哀莫大于心死”,是高标准、严要求。先行躺下,就不会摔倒。一直哀着,就不会乐极生悲。哀着,悲着,就能拔苦、脱胎换骨。弘一大师早年即自称“哀公”,非无由也;他的临终偈书“悲欣交集”,大概也可作此一注脚。

占据“零”,能保持住,是为道德。稍微往左一点,就是负数,就是悲;往右一点,就是正数,就是欣。“悲欣交集”,就是中庸之道,可以左右逢源。一旦起心动念,悲与欣便同时拥有,相互抵消,仍是“如如”。

无事真贵人。无事生非为哪般?

0=1+-1)。0,不是正,也不是负,却同时拥有了正和负。没事,没有好,也没有坏,却同时拥有了好和坏:只要在主观上剔除不实际让你痛苦的坏,留下的就全是可以真切享受的好,妙哉。

初则不及,终则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过之则有过,中庸其难哉!保持零状态,没有是非,却进退自如,最难,需要慧力。八风吹不动,无定力何以堪?

人生拥有的时间有限,饭量有限,却欲望无边。沉稳不住,经不起引诱,承担隐忧、风险。总觉得新机会就是好的,会奇迹出现,成为大正数,但是基本上3/4的因由会结果成负数;用1/4的正数所得,去堵3/4的漏洞亏损,难怪忙、累。

把时间调整,再调整,回到根本问题上,长久大计上,效率会更高些,那才是真正的质量、品位、格调、情致。

死猪不怕开水烫——不妨学学猪。猪不高明么?猪的老师是谁?何必一定要有门户之见呢?论行为、论思想,猪纯还是人纯?猪蠢还是人蠢?

人而无耻,百事可为。无知者无畏,近乎仁、勇,战无不胜。——这么说,不是误导么?非也。悟道者,不会主动去做无谓的牺牲。凡事要学会坐标移动,化负数为正数,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无耻”,是教你死心,干点正事,不要胡作非为;“无畏”,是教你战胜自己,不为群体的盲见俗解所动,做你自己,过平常而自在的生活。

有不死心的束缚,就难得舒服。“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无所辨别”(《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已然“心如木石”,便不复束于木石,其状如橐,清风徐徐,内外条畅,空空如也。

外物总是死的,心才是活的;只有从心入手,摘除孽源,始能物我一如,革面如新,得大自在。

心猿意马,祸患无穷。心一如死,置之死地而后生。 

 

\\\\\\

草不也是粮食么——《崔自默美学笔记》(28)

http://cuizimo.blog.sohu.com/48015559.html

王八看绿豆——《崔自默美学笔记》(27)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997325.html

最难自己偷着乐——《崔自默美学笔记》(26)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909156.html

你慢慢试吧——《崔自默美学笔记》(25)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877785.html

听骗不听劝——《崔自默美学笔记》(24)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457546.html

你到底需要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23)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347532.html

你能说清楚什么?——《崔自默美学笔记》(22)

http://cuizimo.blog.sohu.com/47050573.html

差不多就行了——《崔自默美学笔记》(21)

http://cuizimo.blog.sohu.com/4691935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