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天天读(一百二十六)——停车难
(2010-11-01 22:24: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申论热点话题剖析 |
热点天天读(一百二十六)——停车难
( 2010年10月27日)
作者:中宜教育国内考试研究中心教研组组长
【社会问题的背景】
(1)站在春熙路的天桥上,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蜀都大道上,密集如潮的车流,缓慢地流淌在街道上。这些车流通过小街道,慢慢分流到停车场……这仅仅是街头小巷的一幕。在很多小区通道上,一到了晚上,几乎每个空隙的地方,都塞满了汽车。
现状:停车一直是成都老大难问题
成都玉林生活片区、双楠片区,一到晚上,不仅片区沿线的街道两旁停满了汽车,就连人行道也被汽车挤占了。这些车辆既有来餐馆、酒吧消费的顾客,也有周边住宅区里停放不下的住户车辆。
“很多新建小区停车位的比例都达不到1:1,如果小区里汽车拥有数量超过住户数量,小区内停车难的矛盾就十分突出。”双楠一小区的保安告诉记者,小区里好多居民单位有车,自家也有几辆车,这样每到晚上,就会发生抢车位的现象。
据了解,虽然目前成都主城区内仅有各类停车场3000多个,总停车泊位约25万个。但如今市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了100万辆,虽然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城市道路越来越宽,停车场也越来越多,但是终究跟不上汽车消费的增长速度。对全国私车拥有量第三城的成都来说,这一矛盾尤为突出。
努力:成都实施停车管理办法
成都市有关部门一直致力于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2008年8月颁布实施了《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目的是加强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期整顿机动车辆无序停放和交通拥堵现象。
《管理办法》规定,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应用立体机械式停车设备、停车自动计时收费设备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临时停车泊位。同时,《管理办法》还规定,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对于新建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应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的设置标准,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规范,配套建设公共或专用停车场。配套建设的公共或专用停车
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区未按规定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场的,应在改(扩)建时补建。
据了解,由成都市交委和市规划局拟定了“建设用地配建机动车、非机动车最小控制指标”。根据该指标规定,成都市二环路以内的住宅(含新居工程),每1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配套的机动车停车位不能少于0.7个,二环路以外则不能低于1个。
遗憾:地方法规难根治停车难
有权威人士指出,《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仅对机动车停车场整治起到一定作用,却未能真正解决成都停车难问题,相反还将一些占道停车合法化了。对此,专家分析其原因时说:除了汽车拥有量的高速增长外,城市建设尤其是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没有规划建设足够的停车位是最大的症结。
成都某知名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告诉记者,成都市有地方性规定,必须按1:0.7的比例修建,也就是每十户住宅修建七个停车位。而且,原则上要求机动车停车位全部“下地”。但遗憾的是,这一规定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推行的“住宅性能认定标准”而制订的地方技术标准,缺乏法律的强制性或予以行政监督的可操作性。
虽然成都市提高市中心临时占道停车的收费标准,但此举仍然是被认为显然仅是治标之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城市“交通病”,还得治本。
(2)近日,在某知名房产网站业主论坛内爆出的“安宁庭院天价停车位,平均售价15万”的帖子着实有些让人吃惊,不少跟帖网友表示在小区里停不起车,车子无处安放。亦有网友反映安宁庭院周遭小区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而同处北滨河西路东段的小区除安宁庭院外,还有实创现代城,北岸公馆,倚能黄河家园三家中高档住宅小区,这些小区业主的停车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10月27日,兰州日报的记者走访了位于安宁北滨河西路东段的四家中高档住宅小区,安宁庭院,倚能黄河家园,北岸公馆,实创现代城。经过询问,四家小区均设有地下停车场,停车位的价格由房地产开发商制定,分别为,安宁庭院:出售价15万—17万,出租价800元/月;倚能黄河家园:出售价14.3万—15.8万;北岸公馆:出售价12万;实创现代城:出售价8万(据居民反映,该小区车位在楼盘出售时已售罄,现在价格为二手车位出售均价)。其中安宁庭院以17万元的高价领跑周遭小区停车场车位出售价格。
据了解,兰州市城关区繁华地段小区的车位几乎都是只出租不出售,出租价基本为10元/天,300元/月。而安宁庭院800元/月的出租价已超过市场行情的两倍之多。其他三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却均不向外出租。一位居住在北岸公馆的有车业主伏先生表示,如此反其道而行的做法让人难以理解。
记者在各个小区的地下停车场看到,偌大的停车场中只零散的停放着为数不多的私家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创现代城和北岸公馆小区的空地上却停满了车,一眼望去,小区倒有些像个露天停车场。由于倚能黄河家园和安宁庭院内不允许停放车辆,所以在两个小区相邻的街道上就停满了各式各样的私家车。此外,在各个小区门前的空地上也停放着一些车辆。
物业收取地面车辆管理费,管理效果不尽人意
采访中,实创现代城和北岸公馆的小区业主均表示车位费太高,让人难以承受,只能将车停在小区院内。在停车位出售费用相对最低的实创现代城,记者采访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主,他表示自己家里有三辆车,但只买了一个地下停车位,其他两辆都停在院子里,“小区物业会收取地面车辆的管理费,70块钱一个月。以前连外面的车都会停在院子里,居民们反对的挺厉害,今年就规定非业主的车不能停在院子里了,我们也都是办了地面停车卡的。”
同时,这位业主也提出了一个质疑,按理说,小区的院子属于业主的公摊地,居民们是交过物业费的,怎么停车还是要钱呢?“找到物业人家说收的这是管理费,要是不交费,车子被划伤了或被偷了他们也不负责。交了钱车子也没管理的好到哪去,前阵子还有人的车子被划伤,车窗被砸破的,想让调出录像看看,结果去物业那儿一看,监控器都是坏的,根本看不了。”
对于停在小区门口的车辆,北岸公馆的一名小区门卫表示:“这些停在门前的车我们是不负责的,被偷被盗被划伤之类的与我们无关。”
炒车位推高车位价格,业主进退两难
那位居住在实创现代城的业主告诉记者,“小区里的车位在楼盘销售的时候被人全部买走了,开盘时的车位价是4万,但是我没买到,我买的二手车位是6万,现在是8万,估计快涨到10万了吧。”记者想拨打实创现代城的楼盘销售部门电话询问具体情况,但无法拨通。
一位北岸公馆的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内是按5.6元/天的标准收取地面停车费,马上就要涨价为10元/天。但现在即使想办理地面停车卡也已经不行了,地面停车的数量已经饱和。记者以业主身份表示12万的停车位费用太贵,问开发商的定价是否有依据。物业人员则表示:“地下停车场不算在业主的公摊面积中,这个费用肯定是由人家开发商说了算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由此来看,北岸公馆内没有买车位,同时又办理不了地面停车卡的业主即将面临难停车的难题。而对于不能在院内停车的倚能黄河家园和安宁庭院的业主来说,也不可能将车停在其他临近的小区内,如果不买昂贵的车位,他们也将面临无处停车的困境。
(3)在杭州市区的20家单位,数据显示,几乎所有单位的车位都存在缺口。其中6家单位作出强制规定,员工私车车一律不能停;5家单位对员工采取收费停车;剩下的则采取车位“先到先停”。综合来看,近两年新建办公楼配套设施齐全,拥有一至两层地下车库,能满足现有员工日常车位需求;位于城郊区域的单位,面积大、车位多,拥有员工宿舍以及专线大巴,停车也不紧张。而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区域,资质在7年以上的单位,停车则是困扰员工的老大难问题。
浙江广电集团的一位保安告诉记者,早在四五年前,他们就开始实行“私家车不得在单位停放”的规定,员工的私家车一律不准进大院。为了解决员工停车问题,省广电在附近租了一个停车场,但是距离较远,员工还是有诸多不便。“很多人开车过来打个卡,再去那边停车,再骑自行车过来上班。”保安表示很无奈,“车位一共就200个不到,员工私车有5000多辆,怎么停呢?”
记者发现,除了武林广场、武林小广场、吴山广场附近因为地段原因停车紧张,上班停车难在市政机关、医院等单位也很突出。浙医一院,员工拥有400多辆车,却只有50个左右的员工车位;省儿童医院,员工有300多辆车,员工车位只有20个;由于单位性质原因,它们必须腾出大量车位供应给来外来车辆,自己员工的停车就更紧张了。
记者还通过问卷、网络等方式,调查了杭州的200位开车上班的有车一族。结果显示,在200位参与者中,96位有过上班找不到车位的经历;56位受访者表示,因为能在单位附近找个车位,或多或少提早了上班时间。8点上班,6点出门,只为找个车位的也大有人在。
【停车难的原因剖析】
(1)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车辆数量的增加,尤其是私家车的急剧增长,是导致当前“停车难”的最直接的原因。私家汽车数量迅猛增加,已经远远超过了城市原有配备的停车位。
(2)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由于缺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统一性的行政法规,无法适应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停车管理的需要,同时,戴斌老师认为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出现了停车位被占用或被挪做他用、不服从规定乱停车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停车依法管理的效力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
(3)
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停车管理涉及规划、建设、交通、公安等部门,管理责权既交叉重叠,又分割脱节。目前,广州尚缺少对城市停车实施统一协调管理的机构,难以形成统一的停车产业政策、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难以调控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4)停车位规划滞后。由于过去在城市规划设计时,缺乏完整科学、统筹协调的停车场(库)发展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汽车停车位和停车场,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充分规划停车位和停车场,从而造成停车设施布局不合理,停车场(库)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5)停车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路面与地下停车场(库)的经营机制缺乏合理性,未能发挥以价格经济杠杆来调节停车供需关系的作用,客观加剧了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矛盾,形成了停车“总体供给不足、路面停车日增、地下泊位闲置”的怪现象。
【核心观点及对策】
(1)
(2)
(3)尽快编制中心城区的停车场建设规划,重点解决市区内的办公区、中心商业区和大型公共设施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地区的停车难问题。
(4)积极制定管理办法,鼓励民间投资兴建停车场。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停车场。
(5)
鼓励发展机械式立体停车场。近年来城市土地价格不断上涨,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容量大等特点,可以满足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容车率的需求,应制定政策鼓励发展。
(6)建立停车资源共享机制。建议政府有关部门探索建立停车资源协调管理机制,将有空闲停车位及管理条件较好的停车场适当向周边区域的车主开放,帮助车位紧缺区域的车主解决停车问题。
(7)
参照境外许多城市的惯用做法,利用居住区周边的非主要道路提供居民泊车,即在晚上7点至次日早上7点,局部路段开放道路边泊车。
(8)在继续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同时,应考虑采取措施限制机动车的上牌,从根本上缓解我市交通紧张和停车难的状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