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耗费巨资,策划短暂的活动、娱乐、表演作秀,综合效益估量并不划算。
3、在风景名胜区核心区、世界遗产地核心区等类似景区,大搞体验、表演、娱乐性项目。
4、在珍贵地方优秀文化保护地策划名曰体验、实为假文化等不真实文化项目
5、放在中国其他地方都适合做的旅游产品,缺乏排它性、独特性、唯一性。
6、不尊重民俗禁忌,将少数民族的仪式表演化、商业化,践踏民族真实文化。
7、将不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糟泊文化大肆向外界进行展示和表演。
8、以模式论简单面对或处理规划问题。
9、将世界文化遗产地或其它重要文化保护地过度商业化而搞死真文化。
10、在景区景点策划过多的、处处皆体验的旅游产品,其背后是增加了硬件投入及其投资,丧失中远期发展空间。
11、出于利益驱动,或为了迎合一些政府官员急于发展的心理,或迎合投资商心理,做浮夸规划,不可持续性规划,不具有操作性规划。
12、在历史文化遗产地或自然遗产地,策划常年、轮番、集中的规模性表演或娱乐活动。
13、有众多的“真古董”,偏偏还要做“假古董”。
前一篇:也谈中国旅游规划之“病”
后一篇:崇高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