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何物?
(2010-11-21 12:11:47)
标签:
旅顺口炮阵地纪念章非战争军事全军性军事 |
分类: 随感 |
2007年我们都穿上了新军服,据说与世界接轨了。可是,似乎没有多少人了解世界军服制度的这个“轨”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左胸前增加的这个“级别资历章”,它的来源本义到底是什么?说小点,那是一名军人缩略化的荣誉履历;说大点,那也是一支军队的荣誉制度在制服上的“全息缩影”。
但是目前我军的军功奖励制度跟这个牌子之间还不接轨,我们胸前这些彩色的条条杠杠不过是在记载军龄加职务等级。如此简单两个信息,且不说与“荣誉”这个主题关联性不强,即便要反映,其实两个色条也够用了,用不着复杂的搞出N排。那么,它撑大了的“框架”就可能是为了将来“填空”所留。那个要填的空,可能包括勋章奖章、服役和受训资历、参加重大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情况,等等。但是,这些显然不是很快就能构建起来,总后军需部门仅负责服装研发,而服装上的这个叫做“略表”的东西,涉及我军现行荣誉制度的配套改革,应该属于政治工作范畴;这可不是裁缝们说了算的事。
2008年全军很多部队参加了四川抗震救灾行动,我当时曾期盼着有一枚全军性的纪念章颁发,这样新式军服未来的略表上就将有第一枚可供嵌入的单元。但最终是没有,而这种一次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时过境迁之后肯定也不会追加制作和补发纪念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军就不再有战争行动,这些年牵涉全军性的大事,也就是军事演习、抢险救灾、迎奥安保、维和行动,但都没有颁发统一的纪念章;而各参与部队自行制作的纪念章形式各样,很难统一到具有普适性色彩的略表之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回首曾经参与其中并曾惊心动魄的经历,谁还有曾在那一刻创造、见证历史的荣誉感呢?
所以我终于咂摸过味了,我们可能真的要戴着目前这副牌牌继续前行了。在炮兵战术中,有伪装炮阵地的做法,甲方以仿真材料构建出一个假炮群,故意让乙方侦察发现,诱使其炮击,甲方即可循着其弹道轨迹再反打回去。我胡乱想啊,如果这假炮阵地做得太逼真了,干脆把乙方吓住了而不敢炮击,甲方是不是会在幻觉中就把假的当成真的继续使用呢?
日俄战争中,日本有个指挥日军以“死亡冲锋”攻陷旅顺口、被奉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将军,明治维新时期曾被送到德国学习军事,回国时要求每个人交一篇论文,要体现德国军队的精华,他的题目是——德军勋赏制度考察。拿破仑也曾经说:“只要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可以征服全世界!”对军队来说,军功奖励制度是什么?是精神原子弹。军人投入战争是为了挣钱吗?80年代在老山猫耳洞参战官兵就曾回答过这个问题:“为金钱,黄金铺地龟孙才来;为祖国,地雷遍布老子敢上。”首先,这是一份责任和义务;其次,它也是军人个人的荣誉。奖章虽然小,精神价值却大得没有边际。
在我军政治机关,勋章奖章制度分工组织部门进行业务管理,但组织干事只管分名额、填表归档、发奖章。实际上,得到奖章的军人,也很少有人琢磨它的含义了。在一个仿真炮阵地上呆久了,谁会找到炮弹掠过头顶的感觉呢。
我现在出门极少穿军装,我怕那些饶舌的北京的哥追着我问:“你胸前这个花花绿绿的牌子是什么?”如果我解释说一条杠代表一年军龄,我怕人家说我们解放军算术成绩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