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吃饭人人都会,但要吃的科学合理,不见得大家都清楚。其实吃的科学包括科学烹调和合理搭配两个方面。
1如何避免蔬菜里维生素的流失
清洗各类蔬菜最好用冷水,清洗时间要短,不能浸泡或长时间搓洗;要先洗后切,先切后洗会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在保证蔬菜质量的情况下尽量以缩短加热时间,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要现切现炒、现做现吃,避免较长时间的保温或多次加热,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2如何避免米面食里营养的损失
淘米的次数和时间增加就会增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做捞饭时最好利用米汤做汤,不要丢弃,因为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蒸馒头加碱,可以使维生素 B1和维生素C大量破坏;但煮玉米粥加少量碱,还可以使非必需氨基酸转换成必需氨基酸,增加口感和营养。高温油炸也可以使营养成分大量损失。
3合理烹调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溶于水进入体内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最好把菠菜加水焯一下,然后再加工食用;胡萝卜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它只存在于细胞壁中,必须经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生吃或者烧汤都不能加以吸收。最好和肉一起炖,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胡萝卜素。另外使用橄榄油煸炒绿色蔬菜,β-胡萝卜素的吸收量是蒸着吃的好几倍。用铁锅炖制酸性食物也可以使铁含量大量增加。熬制骨头汤时少量加醋也可以更好的让骨头中的钙质溶解于汤中,增加钙的含量。
4吃肉好还是喝汤好
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很多人就认为肉的营养就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这是一个误解,在炖汤的时候,肉里的部分氨基酸溶解于汤里,增加了汤的鲜美。但蛋白质的性质是遇热凝固,绝大部分蛋白质都在肉里,肉的营养还是比汤更丰富,吃肉同时也要喝汤。
5鸡蛋可以多吃吗
蛋清中主要是蛋白质,蛋黄中除了含有大量脂肪还含有大量卵磷脂、核黄素、磷和铁元素。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益。核黄素对于孩子视力也至关重要,铁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当然蛋黄里也含有胆固醇,胆固醇本身不是一种有害物质,它本身就是营养物质,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神经系统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大脑就是人体当中胆固醇最多的地方。当人体胆固醇代谢出现障碍的时候,才会发生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上,从而造成心血管疾病。是否会有胆固醇代谢障碍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或者高血压的病史,吃鸡蛋还是要控制量。
孩子应该如何补钙?
维生素、微量元素是大家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最混乱的,包括推荐标准。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应该如何补充,补充多少。其实之所以说是微量元素就是需要量很少,如果营养正常,孩子不是特别偏食都不需要特意补充。即使钙(不是微量元素,人体含量很多),如果孩子一天可以喝500毫升奶也不需要特别补充。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