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润太少 一半企业停产全国一年缺口400多万瓶

(2010-08-17 09:45:33)
标签:

乙肝免疫球蛋白

血浆

血液制品

健康

来源:半岛晨报 2010年8月17日

  这场全国性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缺货风波到底因何引起?情况有多严重?何时才能得到解决?为此,昨日记者联系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

  问题 利润太少,一半生产企业停产

  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采访回复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具有乙肝免疫球蛋白生产批文的企业20多家,但实际生产的企业却没有这么多,2008年只有10家企业生产,总产量为175万瓶(折合200IU)。 2009年有11家企业生产,总产量为144万瓶。

  而在我国,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理论需求量在600万瓶/年(折合200IU)左右,目前每年144万瓶(折合200IU)的供应量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造成供应量小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原料血浆短缺。由于社会上对献血存在认识误区,导致献血浆者的数量及献血浆频次都呈下降趋势,且存在献血浆人员年龄老化、免疫疲劳等问题,导致原料血浆不能满足需求。

  二是为血浆安全起见,自2008年7月1日起,血浆实行90天窗口期管理,采集的血浆需要过了90天窗口期并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投放生产,这造成了2008年血浆投放量的大幅下滑,并使血液制品的生产周期从采集血浆开始达到了一年以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08-2009年血液制品的供应量。

  三是乙肝免疫球蛋白价格低、利润少,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四是2008-2009年,远大蜀阳、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几个企业的乙肝免疫球蛋白生产线先后停产实施技术改造,影响了市场供应量。同时,一些生产企业还存在血浆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不能充分提取血浆中的有效成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办法 提高价格,鼓励企业重新投产

  而如何才能改变乙肝免疫球蛋白供应量不足的难题呢?对此,消费品工业司表示,针对乙肝免疫球蛋白供应紧缺的状况,国家有关部门已积极上调了市场零售价,从过去的不到200元一瓶,调到了400元左右一瓶,目前的价格较一年多前几乎上涨了一倍,以此来提高血液制品企业生产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积极性。

  同时,一些企业在扩大血浆采集方面所做的工作逐渐取得成效,采浆量有所回升。实施技改的企业也将陆续开工生产。综合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市场紧张的局面将会逐步得到缓解。

  此外,消费品工业司还表示,他们将努力推动血液制品企业技术进步和兼并重组,促进血浆资源和血液制品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以此来稳定市场供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