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咪咪的故事

(2010-10-08 11:25:35)
标签:

杂谈

分类: 加拿大

咪咪的故事



咪咪的故事

李牧


加拿大是个宠物的国度。巨型犬随处可见,养猫的人也非常多。以玩乐为目的养马的人也不少,经常在周末鞍鞯齐备的出来溜溜儿。

宠物经济是加拿大社会的一个固定组成。宠物商店在每处市中心都能找到,宠物医院比诊所要多一些,给动物看病比人看病确实方便得多。一条狗一个月要消费一百多加元,一只猫也要吃掉二十块钱。而且宠物粮、各种小饰品、宠物玩俱,如同加拿大市场上90%轻工产品一样,每每源自中国。

俺也是到加拿大后才转变对饲养宠物的歧见,承认宠物是社会富裕到一定程度后的正常需求。过去,俺对宠物能治忧郁症、高血压、健身等等说法嗤之以鼻,现在明白,这种想法比较愤青。对任何一种观点,不加考察就发表意见,都是不对的。在改变观点的同时,我的家庭也一度拥有宠物——一只叫咪咪的小猫。

照片上的猫就是咪咪,这时他三个月。他离开我们家时,差不多七个月大。

咪咪一生的头七个月,正好与我全家移民加拿大最初一年的大部分相重叠。这一年的酸甜苦辣,固然锁碎,没有过同样经历的人,又很难理解。

在加拿大登陆一个月左右,我们一家要从亲戚家搬到新租的房子去。亲戚的儿子有只猫,天天与之周旋。猫挺通人性,家里像多个成员。但毕竟是活物,特别是掉毛,也挺麻烦。

搬家前三天,我在屋里看书,外面一阵喧嚣。一只巴掌大的小猫抱了进来!孩子们在门口玩儿,邻居家的孩子拿来只灰白色的小猫,要卖五加元。就这当口,邻居家的女主人冲出来大喊:“不要钱!免费!”她手里还有一只!问了一下,一个是“男孩儿”,另一个是“女孩儿”。于是留下只男孩儿。

在枫叶国养宠物,是件比较复杂的事情。宠物有了第二代,不能乱处置,比如扔,否则有得是动物保护组织及其支持者收拾你。可谁家里也不能办动物园,去处就是个问题——邻居家的女主人才会迫不及待的“免费”。用称呼人的办法称呼宠物,是普遍现像。而要男孩儿不要女孩儿,当然也是为下一代的麻烦,否则要做绝育手术,价格大概是一百多加元!加拿大人病了政府支付治疗,猫做手术可得自己掏钱。

猫来了,人见人喜,小家伙才两周大,柔若无骨。一个月买猫土猫食,差不多十几块加元,问题不大,打两小时工就行。可这东西,要伺候,更要掉毛,于是全家互相埋怨。太太说:“你看,你不同意,可我让你出来做决定,你不下楼。”我说:“你弄来,你伺候。”儿子说:“我为什么不能有只咪咪?“

小猫和亲戚的大猫共处了一天。大家伙独居习惯了又没见过同类,一开始让小的吓得嘶吼着乱跑。后来又开始保卫自己地盘,到处呼呼吐气逼得小的没处躲。幸亏次日开始搬家,于是各有了各的天地。

小猫长得极快,从手掌大,到七个月时,已经一尺多长。从走路象小孩儿摔跟头,到窜上楼梯扶手。从灰白色,渐渐长成一个黑鼻口、黑耳尖、黑四足、黑尾巴的白猫。一开始能关在壁柜里,后来就能自己挤出来。

没特意取名,约定俗成就叫了咪咪。零四年八月到我家,第二年三月送走,正好经历了夏、秋、冬、春四季。有关咪咪的故事极多。喝牛奶要坏肚子,所以就禁他喝。可这边摆完早餐,一转身,嘿,这家伙正趴桌子上喝呢!晚上他留在卧室里,影响睡觉,就安排在二楼走廊。早晨,他趁着门开了,溜进来,在我脸上挨挨擦擦,好温馨。打了一天重工,回家里,他趴膝头上,劳累全消。至于儿子,在移民过渡期中,有这样一个伙伴,是极重要的。太太不是太喜欢小动物,可小猫的吃吃喝喝,全她伺候的。曾经有一次,小猫上楼扒拉她,然后带她下楼,指指食盆,原来鱼罐头板结了,他弄不动,找妈妈帮忙:)打国际长途,我儿子经常很骄傲的向奶奶描写他的小朋友:“他黑嘴黑耳朵黑尾巴尖,眼睛很亮……”

咪咪终于还是被送走了。送走的原因主要是,我们这个家庭,确实不是那种能很细腻照顾宠物的人。特别是有一阵儿我做家庭主男,不太会伺候,咪咪尿了孩子的衣服,惹得学校的老师来电话提醒:“孩子衣服让猫尿了,换一下。”人家见我英语不好,还特意在学校另找个小翻译,好不热闹。我们的新居,将在八月份交工,也不能在弄个到处掉毛、即将进入青春期的成员。

当地报纸,对赠送宠物的广告是免费的。一对年轻西人夫妇,开台很阔气的黑色福特皮卡,跑了半个小时路来接咪咪。女主人一进屋,咪咪就扑过去迎接她,两人当时就吻了一下,很有缘份。西人夫妇特意和我儿子说:“我们有个很好的家庭,会替你好好照顾他。”

餐具、猫土、食料,一起走了一大堆。特意交待,他喜欢吃什么,有什么习性。

最后一刻,咪咪从新主人怀里往外扑。他似乎不想离开这个家。

我少年时,随父母插队,家里有过猫和狗。回城时,猫放弃了。那时太小,不懂什么,记忆里只有用炉勾子打猫,还有跟着搬家卡车跑的猫。到了加拿大,补上了这一课。

移民头一年,锁锁碎碎写了不少东西,惟独没写咪咪。一直想写。我写东西不慢的,不知为什么,一直没动笔。

感谢我的朋友关跃兄。他写了一个猫的故事,促使我完成了写咪咪的心愿。俩东北大老爷们,整得有点过于细腻。关跃全力研究东北抗日的一个悲剧英雄赵侗,我们由此相识。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