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独史·二十五 一盘散沙
(2010-09-10 13:47: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魁独史 |
魁独史·二十五 一盘散沙
李牧
加拿大最终成为独立国家,源于几代充满激情的政治家的非凡努力。他们折冲斡旋,在谈判桌和书房中完成了多数国家在战场上实现的成果。
加拿大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殖民地,最终统一为由海岸到海岸的伟大联邦的。这种统一,不是一夜之间完全,也不是一帆风顺诞生的。联邦主义出现并成为现实,有英国政治影响、本土政治思潮、经济技术发展和美国压力几重背景。加拿大最终冒出一个魁独运动而不是由一盘散沙走向另一盘散沙,有很强的镜鉴意义。
到1850年代,英属北美殖民地均进入地方高度自治状态,但各殖民地均由英国委任总督,各殖民地与母国是垂直关系,殖民地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当时,英属北美殖民地共有七处,分别是纽芬兰、新斯科舍、新布伦瑞克、爱德华王子岛、上加拿大、下加拿大、统领苏必利尔湖-哈得逊湾以西的哈得逊公司。总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圣劳伦斯河谷的上下加拿大,与大西洋沿岸的四个殖民地基本处于不相往来的状态。哈得逊湾公司所属的广大地区,还没有成长出后来的草原省份和西部省份。
各殖民地之间固然联系薄弱,殖民地内部也呈千差万别的情况。经济模式相去甚远,语言、族裔和宗教也南辕北辙。上下加拿大,分别是信仰英国国教的英裔移民和信仰天主教的法裔移民,不公开对立已经算是最大的让步。同属英裔移民,盖尔语Gaelic在许多地区是主流语言,而盖尔语本身又有爱尔兰盖尔语和苏格兰盖尔语两大分支。
英裔之中,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英格兰人信仰英国国教,属于凯尔特族的爱尔兰信仰天主教,同时爱尔兰独立运动也波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两族关系,甚至引起美国爱尔兰人的武装入侵。苏格兰人聚居在大西洋沿岸特别是拉丁语意为新苏格兰的新斯科舍,1567年苏格兰确定属于加尔文宗的苏格兰长老会为国教,但此时亦有苏格兰人信仰英国国教或天主教,不同的信仰使苏格兰社区分裂。引外,阿卡迪亚人、梅蒂人、德国人等一些小型族群,也各有自己的信仰和文化体系,并提出不同诉求,梅蒂人还发动了两次红河起义。
英属北美的政治潮流,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来自英国本土的思想,二是本地萌发的思想。英国政治思想本身趋于保守,不过这种保守是相对暴烈的法国大革命和激烈的美国独立战争而言。1820年代至1850年代,英国经历了一系列民主革命,议会改革、地方自治、选民增权、宪章运动……这些改革冲击着殖民地的政治环境。英属北美殖民地,逐渐出现以约瑟夫·豪Joseph Howe、罗伯特·堡德Robert
本地萌发思想受到美国人的一部分影响,更多的是对英属北美的认识。“联邦主义”就是这种思潮的集中表现。联邦主义不像美国精神那样锋锐逼人,又较英国本土解放得多。这种“中间路线”的风格,今天仍然贯穿加拿大的社会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加拿大的风格趋向独立\自由,但又重视社区和群体,希望保留传统的文化和习俗。严酷的自然环境,也不允许加拿大过于强调个人的力量,集体意识非常重要。
美国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威胁始终存在,威胁以几种方式表现出来。军事上的不必多说,1812年战争有深刻的教训。政治方面,殖民地和母国,都随时警惕美国经常策动的美式独立方式。民族方面,英国和爱尔兰独立运动的矛盾,已经渗透到北美。在西部,卑诗(英属哥伦比亚)是英属北美殖民地之一,洛基山脉Rocky Mountains纵列南北,使这个殖民地与美国西北部地区的来往,远较与英属其他殖民地来往密切。后来卑诗加入加拿大联邦的首要条件,就是修通东西铁路大干线。
1850年代,是人类科学技术大爆发时期,这种爆发直接作用到后来成为加拿大国家的英属北美殖民地并产生影响。1840年,第一个英国至加拿大东海岸的定期邮轮开通,由英国利物浦至新斯科舍哈里法克斯。1858年,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缆开通,由爱尔兰至纽芬兰。加拿大铁路网的兴建,前文已经详述。
在上述多元、分散的英属北美殖民地背景下,提出联邦主义并为之努力的政治家,显得富有远见且勇气惊人。但各种各样的因素,也在推动统一的产生。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和我一起玩微博吧。李牧围脖
http://t.sina.com.cn/limu
前一篇:魁独史·二十四 东西大贯通
后一篇:加拿大的“大城市”不好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