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魁独史 |

魁独史·十一
李牧
阿卡迪亚人的村庄被一个又一个有计划地烧毁,英军驱使他们携带简单行李登上商船。另有一部分的人逃到深山或者新法兰西其他地方去,很多家庭妻离子散。
这 件事情的更大背景是:1720年代,英国在新斯科舍地区力量薄弱,因此鼓励当地居民持中立态度。随着哈利法克斯殖民据点的建立和战争的发展,英国在这一地 区力量强大,不再希望阿卡迪亚人持中立态度。而阿卡迪亚人认为,自己只要保持此前中立,不与法军合作就可以赢得英军信任。
阿卡迪亚人在此 前一个世纪,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生活方式,他们是货真价实的法裔土生居民,北美大西洋海岸就是他们的家。现在整个阿卡迪亚社会被彻底击毁,他们漂泊远方,海难、疾病、缺少食物,没有一个地方能完整的接纳所有阿卡迪亚 人。一个个家庭被拆散,三分之一的人死于迁移途中。1758年,一次海难就导致700阿卡迪亚人葬身鱼腹。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一 部分阿卡迪亚人历尽艰辛返回新斯科舍的故土,但家园已毁,新来的移民占据旧地。回乡者只能在没有人要的贫瘠土地立足,英国人也允许一些阿卡迪亚人回到阿卡 迪亚去,但却规定他们只能散居在王室港和格朗普雷(Grand-Pre)以外的地方。后来又经多年努力,阿卡迪亚社区逐渐西迁,定居在今天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 内。
七年战争结束后,很多落脚在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就是后来打响独立战争的地方)的阿卡迪亚人慢慢南迁,在西班牙统治下的路易斯安纳定居。路易斯安纳的阿卡迪亚人与当地其他族群的人通婚,演化成“卡津人”Cajun。本文题图,就是卡津人在美国的分布示意。
加拿大的阿卡迪亚人历经患难,最终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有自己传统的族群。今天在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有一些由讲法语的阿卡迪亚人组成的阿卡迪亚社区,形成的阿卡迪亚文化是 加拿大多元文化一部分。新不伦瑞克省,是加拿大惟一一个有英法两种官方语言的省。阿卡迪亚现在可以指加拿大大西洋省份里的法语地区;在与魁北克文化相对时,也指加拿大东海岸的法式文化。
阿卡迪亚人被驱逐的往事,已经过去二百多年,被放逐的苦难却以各种形式,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加拿大历 史上不堪回首的一幕。著名美国诗人亨利·沃得沃斯·朗弗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年2月27日-1882年3月24日),曾有一首作品《伊文格琳》(Evangeline),描述阿卡迪亚女子伊文格琳, 在大驱逐中与恋人生离,她锲而不舍地在动乱中寻找情人。这首诗,仅仅是阿卡迪亚烙印的一个代表。有资料称,亨利·沃得沃斯·朗弗罗是第一位作品译成中文的美国诗人。
1994年,阿卡迪亚人和卡津人召开了“第一届阿卡迪亚世界代表大会”,讨论阿卡迪亚在21世纪的意义,展示富有阿卡迪亚文化色彩的音乐与戏剧。此后这一代表大会每五年一届在阿卡迪亚人或卡津人居住的地方举行。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前一篇:地域歧视的西安何谈国际化
后一篇:魁独史·十二 会战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