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江】庐山三叠泉

(2021-09-03 19:25:14)
标签:

三叠泉

庐山

杂谈

分类: 白墙黑瓦与古道颜色
【九江】庐山三叠泉
       庐山三叠泉景区,位于庐山东南。游访有两种路径,一是从庐山大景区乘坐景交车及有轨缆车来到这里,欣赏位于海拔1400米的三叠泉瀑布。另一种是从庐山东门购买星子县海会镇的三叠泉景区门票,从山脚徒步攀登石阶而上,殊途同归。上到三叠泉瀑布后,可接着购买庐山风景区门票,这就登上了庐山风景区。
【九江】庐山三叠泉
       庐山东门位于海会镇。
【九江】庐山三叠泉
       庐山的景象变化万端,从不同的角度自是得出不同的印象,为此宋代大诗人苏轼在西林寺挥毫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箴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经由庐山回到东京汴梁,高太后让他在朝堂上当场吟诵了这首诗,并发表感慨:“我们整天坐在朝廷内院,谈议国事,是否对民间疾苦真正了解?是否也如苏爱卿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九江】庐山三叠泉
       我选择从东门攀爬而上三叠泉,也是想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庐山。苏轼的诗句在吾人的心中,已经悄悄产生影响。对于事物的看法,吾人常常学会了反向思维。
【九江】庐山三叠泉
       导览图。
【九江】庐山三叠泉
       远山如黛,好像屏障一样。愈往近处,是葱绿的树林。苍山点翠,幽赏未已。
【九江】庐山三叠泉
      山的坚毅需要有水的柔韧相伴。山无水则不媚,景无水则不秀。
【九江】庐山三叠泉
       这处景点除了徒步攀行,只能是乘坐人力轿子了。轿夫的生意似乎并不太好,许多年受到的教育让人对此种人力工具有了本能的拒绝。
【九江】庐山三叠泉
      已经到了海拔400米的高度。
【九江】庐山三叠泉
       世之奇伟瑰丽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九江】庐山三叠泉
       映珠长廊,这里是轿夫集中的拉客点。
【九江】庐山三叠泉
        海拔600米。
【九江】庐山三叠泉
        远处山峰被命名为鹰嘴峰,山峰如同一只老鹰,俯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九江】庐山三叠泉
      铁壁峰。
【九江】庐山三叠泉
        泉声渐大,水流涓涓。
【九江】庐山三叠泉
       在有高差的地方形成瀑布,或壮阔或清凌。
【九江】庐山三叠泉
        海拔410米处,见到一处岩石相互叠置的天然山门。
【九江】庐山三叠泉
       涧流奔腾而下,若百川夺门而出,故称“玉川门”。
【九江】庐山三叠泉
       “庐山之秀,钟于五老;五老之秀,结于玉川门。”
【九江】庐山三叠泉
        清流急湍,如鸣佩环。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九江】庐山三叠泉
       “玉川门”由明代刘世扬题。笔锋浑圆潇洒。
【九江】庐山三叠泉
        高处有拱桥,如长虹横跨山谷。
【九江】庐山三叠泉
       玉川门。
【九江】庐山三叠泉
       玉川门。
【九江】庐山三叠泉
        “听涛”。
【九江】庐山三叠泉
       进入玉川门,有如一线天。
【九江】庐山三叠泉
      铁壁精舍距今约700年,尚存一道残门遗址,是处万籁俱寂,浑然听不见门外的瀑声。
【九江】庐山三叠泉
       山谷间置石拱桥,绕行至对岸。
【九江】庐山三叠泉
        天门潭形如钟罄,两片巨石拱卫成门,小中有大,豁然开朗。
【九江】庐山三叠泉
       潭内水尤清冽,岸石犬牙差互,悄怆幽邃。
【九江】庐山三叠泉
        日光下澈,映照于水珠之上,折射出彩虹之景。
【九江】庐山三叠泉
      大珠小珠落玉盘,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九江】庐山三叠泉
       此谓“天门潭”,李白先生到此,写下了“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阕前开二锋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九江】庐山三叠泉
       并联拱券桥。
【九江】庐山三叠泉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九江】庐山三叠泉
       转瞬之间,桥又落在身下。高低冥迷,风景殊异。
【九江】庐山三叠泉
       南宋石刻,为留元刚题记。
【九江】庐山三叠泉
       我所在的位置是望鄱亭,离三叠泉越来越近。
【九江】庐山三叠泉
       望鄱亭平面五角,单檐攒尖顶。
【九江】庐山三叠泉
       飞来石,形似巨大的苍鹰。
【九江】庐山三叠泉
        山谷间横跨两座石桥,方便了交通。
【九江】庐山三叠泉
       壁立千仞,黄鹤难过。这使人想起李白的诗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九江】庐山三叠泉
       铁壁峰,石骨嵯峨,崭然斧削。
【九江】庐山三叠泉
       骆驼峰。
【九江】庐山三叠泉
      九叠谷流变褶皱,层层相叠,疏密井然。
【九江】庐山三叠泉
        此时的高度已是海拔1400米。
【九江】庐山三叠泉
        山泉更加清莹秀澈。
【九江】庐山三叠泉
       竹树环合,山高云浮。
【九江】庐山三叠泉
       古人云:“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逐渐走入视野,步移景异。
【九江】庐山三叠泉
       首先看到的是下级和中级瀑,喷雷吐雾,声传幽远。
【九江】庐山三叠泉
      抛珠溅玉,白鹭翻飞。
【九江】庐山三叠泉
      落入清潭,桴止响腾。
【九江】庐山三叠泉
       山水之间,滢滢缠绵。
【九江】庐山三叠泉
       清潭似乎是瀑布砸出的坑谷,变成一汪湖水,与山石刚柔相济。有泉悬焉,其乐何极。
【九江】庐山三叠泉
      悬泉之下,卷石底出,冲然角列,成拱卫之势。
【九江】庐山三叠泉
    “天涯喷雪”,是明万历年间先人的留墨。当年,他来到这里,一定也曾心旷神怡。
【九江】庐山三叠泉
       三叠泉终于露出全貌,落差共155米,撼人魂魄。
【九江】庐山三叠泉
      它的最早发现要追溯到南宋绍熙二年(1191),其后文人墨客接踵而至。
【九江】庐山三叠泉
     “上级如飘雪拖练,中级如碎玉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三叠泉,诚不虚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