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2021-08-31 19:58:06)
标签:

白鹿洞书院

庐山

李渤

分类: 白墙黑瓦与古道颜色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吾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它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为这一风景名胜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早在1988年就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肇基于唐,全盛于南宋,直至清光绪二十八年停办。但它早已为天下人埋下了读书的种子,成为传统文化的征候。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其实是一组五路建筑院落组合而成,面迎流水潺潺,叮咚之声仿佛与琅琅读书声相互应和。五路院落为两进或三进四合院,檐牙交错,粉墙黛瓦。从入口处分别是先贤书院、棂星门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入口门楣为黑底白字,由明正德七年,首倡复古的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题书。翰墨淋漓,遒劲有力,端庄工丽,渗透着醇郁的文化气息。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要追溯到唐代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兄弟隐居庐山,以养白鹿自娱。宝历元年,李渤任江州刺史,在隐居旧址建台,引水植树,名为“白鹿洞”,此为白鹿洞的滥觞。说起李渤,吾人并不陌生,苏轼在他著名的散文《石钟山记》里曾有提及,“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李渤和宋朝苏轼都考证山水,潜心学术,虽然结果各有不同,但对地理及知识的孜孜执着,令人敬仰。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第一路建筑是先贤书院,八字门楼,门框两旁挂康有为先生亲撰的对联:人杰地灵思鹿洞,物华天宝射牛墟。化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字句,浑然成章。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二进院门有高耸的马头墙,门匾上书:洞贤天下。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侧墙上有月亮门,门额题:百草园。【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后院正殿前置一碑亭,名丹桂亭。【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丹桂亭。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碑为清光绪四年重新立石,碑文刊刻:紫阳手植丹桂。紫阳即朱熹先生也。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正殿名报功祠。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报功祠初祀李渤等历代有功于洞的学者,又称先贤祠。祀李渤、周濂溪、朱熹。还祀有二程(颐、颢)、张横渠等七先生。祠内现为《庐山白鹿洞书院院史》陈列展。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历代文人学子景仰的地方,圣域贤关,宋时,与岳麓、嵩阳、应天府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久享海内书院第一。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朱子祠。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正壁中间立朱熹线刻石像,房檐悬匾:学达性天。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朱子像为宋绍熙五年孟春良日,对镜写真,题以自警。“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所。”理学大家的形象总是雍容大度。【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棂星门是第二路建筑——孔庙(一般统称文庙)的始点,文庙后是长方形泮池,并不多见。【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二年(1466),弘治十一年(1498)重建。初为木构,后南康知府周祖尧改为石质,即现在的石牌坊。棂星即文星,寓意此处人才辈出。六柱冲天式样。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柱头雕蟠桃。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石柱两侧施抱鼓石。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枋侧浅浮雕花卉,枋间镂雕图案。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泮池两旁是泮斋,现辟为书院历史人物展室。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李渤(773-831),白鹿洞书院开基立业者。不过看到他的名字,总会联想到苏轼的《石钟山记》的结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也许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吾人应该全面深入的了解每一段历史,否则就会落入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之中。【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大成门,又名礼圣门.南宋淳熙九年(1182),朱熹嘱南康知军始建。明正统三年、清康熙七年重建,康熙五十一年增高大门。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大成门背面。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大成殿,也称礼圣殿。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宋徽宗尊称孔子是“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大成殿就是历代文人祭祀孔子及其门徒的地方。此一礼仪延续至今,生生不息。【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大成殿两侧山墙置石碑:忠孝。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廉节。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正堂梁架悬匾“生民未有”。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正壁供奉孔子行教图石像碑,旁有题字: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上有康熙御笔:万世师表。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两旁是四配,分别是亚圣孟子、宗圣曾子。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鼓形柱础。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是第三路建筑,处于主轴上。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书院院名由现代书法家赵朴初题写。【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泮斋作为公用配殿使用。“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泮斋的对面是憩斋。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内部陈设皆为朱子的书法。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明月虚涵处,和风静养时。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鸾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院门之后,即重楼藏书阁,彰显书院的文化内涵。【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藏书阁木作精致,古朴典雅。阁为康熙年间所建,康熙二十五年御赐《十三经注疏》、《廿一史》、《朱子全集》等书。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楹联写道:泉清堪洗砚,山秀可藏书。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藏书阁之后是明伦堂,院落突然空阔。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院落中间,立一尊王阳明塑像。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横匾与对联皆为朱熹手笔,“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智仁独得之天。”初建于宋,明正统三年重建,弘治十年再建。明伦堂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柱础。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柱础。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堂内设桌椅,一如高师在焉。墙壁边布置着一排石碑,皆是证史的金石文件。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原泉亭记》,系康熙四十二年白鹿洞山长干建邦刊写。正楷工整,如山蓄玉,似蚌含珠。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刘建德书大字“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第四路建筑。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高等林业学堂是宣统二年(1910)在书院旧址上改建而成,仿西洋别墅,砖木结构。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前为二层券廊,中间局部凸出门厅以强调主景,四面坡屋顶平缓含蓄。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此房在民国时期也曾为第二重伤医院。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后院正屋为文会堂,又名“行台”,初建于道光十年,面阔五间。1989年重修。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堂前立宋理学家周敦颐塑像。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第五路建筑为延宾馆。始建于南宋,取“握发延宾”、“礼贤下士”之意。是历任洞主、学者及师生下榻之所。现为宾馆,接待各地游客的光临。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进入馆门后是照壁,上刻:延宾馆记。为1996年庐山风景名胜局题撰。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正殿为春风楼,置于高台之上,古为洞主著述下榻之所。重檐歇山、气势恢宏。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楼前立朱子塑像。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建筑群至此完整地呈现出来,如画卷徐徐打开。它们的共同名字是“世界遗产”。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离开人文建筑,来到自然之中,山林曲溪,萦带左右。其中少不了文人墨客徜徉的痕迹。六角石亭建于溪边,作为标记物带给游人印记。此亭原为接官亭,凡到书院官吏至此,文官落轿,武官下马。明弘治十四年,江西提学副使邵宝为纪念朱熹,改名为“独对亭”。寓意朱熹的理学堪与五老峰相对而论。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泉石之间,水流澹澹,文人雅士刻石其间,或寄景明志,或感怀抒奋。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关于“白鹿洞”的摩崖石刻,就有几种字体,让人赏玩不已。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楷书。【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篆字。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有本如是”。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在其中”。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洙泗分流”。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义路”、“洞门重开”。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弘治戊午年石刻。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弘治己未五月石刻。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忘游”。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自洁”。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五老峰前晓自来,二泉亭上共衔杯,苍松翠壁烟霞地,复睹延平后学开。正德辛未八月。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广心”。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嘉靖二年到此一游。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不息”。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观澜”、“源头活水”、“悟说”。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山水之间的石壁边,展陈江西进士榜。唐宋以降,迄于明清,江西诞生了一万一千余名进士。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卢肇、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朱熹、文天祥、解缙、陈三立,皆如闪烁的星座,照亮着中华大地前行的旅程。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忠信”。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涓涓细流从小桥下流过,让人起逝者如斯的感叹。【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千古不磨”。
【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
     “吾与点也之意”。嘉靖丁未季夏。这是《论语·先进》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典故。点是曾皙的名,孔子问学生们各自的志向,曾皙回答:“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孩子,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吾与点也”。即“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人类永远也不能摆脱回归自然的梦想,索性就让我们在露凉之时,在长亭下摆一张方桌,一把木椅,在云起云落里读书,岂不快哉!古圣贤们建书院于山林泽畔,正是此意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