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2019-08-07 09:10:06)
标签:

大风歌

歌风台

刘邦

分类: 身边的风景自己的沙场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沛县是吾国一直未改名的历时最久的县之一,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设沛县,属泗水郡。从此就一直以“沛”之名。最为人所知的,当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是小小的泗水亭长,后来称沛公,沛县是他早年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
       公元前 196 年,称帝6年后的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还归故里,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这时他一定想起曾经的老对手项羽的一句话:“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如今刘邦衣锦还乡,做到了项羽没能做到的事。何等畅快!
       酒酣兴起,这时刘邦已然60岁,但他豪性不减,击筑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另一种的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何等豪迈!那一日的置酒高会,大宴乡亲,一定永远铭刻在刘邦的心里。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于长安,也带走了对沛县深深的眷念。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汉高祖刘邦早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他曾经击鼓高歌的地方筑起了一座高台。台的名字就源自“大风歌”。歌风台矗立在沛县的中央,巍巍荡荡,后人称之为“华夏第一台”。走到这里,天地间激荡起英雄豪情,干云蔽日,这是我大汉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坚强魂魄,世代相传。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歌风台的门前立石碑,上书: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风歌碑,沛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八月立。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歌风台下是高大台基,台基中空,展示汉高祖刘邦的功业事迹。【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之业绩,不绝于史书。三国亮节孤忠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言论最有见地,诸葛亮说道:“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对刘邦开创的西汉政治极为向往。北宋文豪苏轼也称誉刘邦:“古之英王,无出汉高”。则是从文人的角度对刘邦和儒士之间的和谐相处,不计前怨,善于纳谏,大加褒扬。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歌风台其实也是沛县博物馆,室内展出来自沛县各地的文物,以汉代为主。有汉代陶灶别具特色。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马,身体涂着斑驳靓丽的花纹。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旧日铁器刀剑,这在尚武的沛县必不可少。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盆。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壶。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壶。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甑。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甑,三足鼎立。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镇墓兽。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动物。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灯。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青铜带钩。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青铜灯。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陶俑。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茧形壶。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代陶茧形壶。【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歌风台的台基上,是一组高大的四合院仿古建筑,瓦顶出檐平缓,如汉代特征。前为重楼杰阁,广场上立汉高祖刘邦举杯招饮的雕像。栩栩如生的形象把观者带回曾经的倥偬岁月。【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两侧为碑廊。【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刘邦雕像的身后是大殿,殿内收藏著名的大风歌碑。【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进入大殿,但见照壁墙上题写:汉汤沐邑。沛县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之美誉,因为它是高祖刘邦的故乡、明太祖朱元璋的祖籍地。所谓“汤沐邑”,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来演变为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大殿两侧金柱间,赫然屹立四块石碑,第一块是沛县人民政府在一九九七年立的“歌风台记”碑。其余三块,则是不同时代拓刻的“大风歌”碑,一块汉碑,一块元碑,一块今碑。当然刻的字体皆一样,都是刘邦那雄浑昂扬的大风歌。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今碑当然最清晰,系1984年按元碑重新摹刻。除了少了藏在石缝里的历史信息,对于揣摩书法还是很好的。字体是悬针篆,浑圆有力,匀称优美。据《沛县志》和《徐州府志》记载,字为东汉蔡邕或曹喜所书。今人冯亦吾先生考证为西汉沛人文学家爰礼所书。诸说不一。今碑大风歌的内容完整,殊不知这里蕴含着文物工作者的心血。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对面立二碑,苍劲古朴,则为令人景仰的汉碑和元碑。
【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元碑系元代大德年间摹刻,字迹清晰,足可乱真,元碑阴有说明文字,可资研究者参考。 元碑现存碑文20字,竖排右起,共4行。第一行为“汉高祖皇帝”,第二行为“大风起兮云”,第三行为“加海内兮归”,第四行为“得猛士兮守”。下部遗失,所缺9字尚未发现。由此可见,1984年的甲子碑文补全了缺失的九字,大风歌得以完整呈现于世,这其中有今人的辛勤努力。【沛县】歌风台——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碑存在大半部,约为原碑四分之三,石质坚细,虽历两千年风雨剥蚀,文字仍清晰可辨。汉碑中间断裂,故用铁板箍着。后人根据元碑的存在,推断汉碑大约是元代断裂,于是元人再刻新碑,以免文物湮灭。汉碑仅剩下10余字,确是珍贵的历史记录。
       呜呼!“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