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2019-07-08 09:01:35)
标签:

网师园

月到风来亭

小山丛桂轩

看松读画轩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网师园以精雅的池园闻名,予人独特的艺术享受。水塘西面有月到风来亭,西北见看松读画轩稍稍退后,前部掩以山石、古柏、小桥。池西爬山廊起伏有致。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东北,是竹外一枝轩和半亭,硬山顶的五峰书屋和观音兜的撷秀楼。【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北立面。【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南,小山丛桂轩,小山丛桂轩北是体量很大的黄石假山,假山旁是濯缨水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网师园位于苏州城东南带城桥路阔家头巷,坐北朝南。大门前围出一座大天井,东西辟门洞。门楣镌刻园名“网师园”。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真正的大门偏于东南隅,两旁置抱鼓石。面阔三间,单檐硬山脊,风火墙封檐。门第不凡。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国保碑十分有年代感。确实,1982年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极为罕有。【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网师园建于清乾隆年间,其地原为南宋万卷堂旧址,几经易主,改名遽园、苏邻小筑、逸园。1950年,园主何氏将园捐献于国家。
       园占地0.6公顷,格局为东宅西园。东边住宅由门厅、轿厅、万卷堂、楼厅(撷秀楼)、后花园等组成。西部花园则以水池为中心,四周环以亭阁楼馆,池水假山,嘉木美竹,共同组成四季美景。西侧另有书斋名“殿春簃”,优雅宜人,为我国古典园林首例出口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之蓝本。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轿厅是宾客、主人停放轿子的地方。上匾“清能早达”,是封建王朝标榜官吏品德、清廉能干、早年发达之意。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屏风板上的“网师逸韵”,以水塘为中心主景,亭阁楼馆环绕周围,湖石假山点缀其间,疏密得当,布局精致玲珑,具有极高的艺术设计感。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轿厅一侧依然安放着一座盔顶红木的仿竹节古轿,雕镂精细,为历代轿子中的真品,原为清代网师园主人所有。近年经专家历时一年半修复,重新端置在它熟悉的地方。轿子尚在,坐轿子的主人早已不知去向。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厅西面通往中部山水主园的门洞上题刻:网师小筑,显系旧刻。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返顾门宕,上刻“可以栖迟"四个篆字。取《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轿厅后面的门楼,被誉为“江南第一门楼”。高约6米,宽3.2米,厚1米,门楼东西两侧是黛瓦盖顶的风火墙,古色古香。顶部是一座飞角半亭,单檐歇山卷棚顶,戗角起翘,黛色小瓦覆盖。屋檐下枋库门系四方青砖拼砌在木板门上而成,并以梅花形铜质铆钉嵌饰,美观大方,牢固实用。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门楼砖细鹅头两个一组,十二对精美鹅头依次排列有序,支撑在“寿”字形镂空砖雕上,鹅头底部两翼,点缀细腻轻巧的砖细花朵,几道精美的横条砖高低井然,依次向外延伸。
       门楼中部上枋横匾是蔓草图,蔓生植物枝繁叶茂。横匾两端倒挂砖柱花篮头。挂落轻巧,整个雕刻玲珑剔透。中枋为长方形横联,雕刻“藻耀高翔”四个大字。“藻”乃水草总称;“藻耀”,意即文采绚丽,文采飞扬;“高翔”即展翅高飞。两侧为兜肚,左侧刻有“郭子仪上寿”,右侧刻有“周文王访贤”。
      下枋横匾三个圆形“寿”字,排列井然。“寿”字周围,淡灰色水磨青砖上刻有蝙蝠和云朵。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门楼后正对的就是大厅“万卷堂”。堂名由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书写。告诉来者,这里家藏万卷诗书,品味高雅。两旁挂张辛稼的对联“紫苒夜湿千山雨,铁甲春生万壑雪”。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大厅东西两壁挂大理石山水挂屏,堂中一式明式红木家具。主跨四界方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梁上施山雾云、抱梁云。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船篷轩,上施弯椽。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前檐单步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后檐双步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后檐中间内凹形成门斗,外立面就是门楼。【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万卷堂后的门楼横匾为“竹松承茂”,相对而言十分素雅,既没有飞簷翘角,也不设斗拱出挑,只是在拱垫板处浮雕图案装饰,上枋处所雕内容也颇简洁;中间字牌框以回文雕饰。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两个兜肚中间各雕人字形磬,为石制古打击乐器,下面各有双鱼图案,寓意生活富馀、乐在其中又多子多福。两头磬上,分别雕刻盘长、法螺、宝伞、法轮、钵盂、白盖、金鱼、莲花“佛八宝”图案。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万卷堂后是楼厅,即撷秀楼,是女眷居住的地方。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门槛包铁皮。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梁架下大匾系绿底黑字,名曰“撷秀楼”,这是晚清著名学者俞樾题写。楼内中央摆着一套红木回台圆凳。落地罩挂落窗格上雕刻花鸟虫图案。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庭院北面,墙边有湖石叠成的假山。【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五峰书屋,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诗意。庭前屋后,峰石林立,挺拔秀丽。此处自成幽静的场所,旧为园主人读书之处。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这里是南宋园主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面宽五间。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五峰书屋周围皆为花园,嘉木异石叠置。书屋东,开辟了宽大的花园,撷秀楼观音兜山墙在花木湖石的映衬下,显得温婉雅致。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鹅卵石铺地,是蝙蝠的图案,象征幸福与团圆。【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铺地中有一幅松鹤延年,精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亭阁楼馆,梅花间竹,飞来峰笋。半亭后一座湖石叠成的峰洞假山,有登道曲折而上,可以通往“五峰书屋”二楼。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梯云室在五峰书屋东北,轴线偏转,开轩面场圃。房舍只是低调的白墙黑瓦卷棚顶。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木作确是不凡。【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中间黄杨木落地罩上镂刻双面鹊梅图,雕工极为精细。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梅花图案、十字纹。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梯云之意,本取自唐张读《宣室志》以绳为梯、云中取月的故事。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梯云室后天井有太湖石峰及一株广玉兰树。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葵花式花墙洞。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玲珑石块,似有深境。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辗转至西园水塘,曲径通幽,有精美砖雕,令人惊叹。【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砖雕。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东北,临水处的敞廊是竹外一枝轩,透过窗洞,但见萧萧竹在虚檐外,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竹外一枝轩北,是集虚斋,取《庄子》“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清除思想上的杂念,让心头澄澈明朗,为修身养性之所。中间是屏风。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两旁则是门洞,上有挂落。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集虚斋后是花园。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地面一口水井,墙角几支翠竹,浓阴匝地,清风徐来。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沿游廊迤逦前行,步移景异。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未知的远方总是惊喜多于崎岖。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集虚斋之西是看松读画轩,为冬景所在,这从轩名中的“松”字可略窥一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万木凋零,惟松柏长青。彼时彼刻,独坐轩内,手握画轴,想必感慨万千。【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明间半窗,透进屋后湖石。这里雅古,家具一律为明式风格,红木制成,造型简洁大方,色泽素雅。正中为一圆桌,落地罩。【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隔板极为恬静古雅。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山面也有雕花半窗,斜方砖饰面,光线明亮,这里是读书的好地方。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前檐长窗,收纳进南面的古松、山石,排闼送青而来。【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看松读画轩前,有两棵古木,年轻的白皮松,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横逸斜出,好象一位引颈眺望的女子,正临水怅惘。扶摇直上的古柏,相传是南宋万卷堂堂主史正志手植,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它高达十余米,是全园最高的景物,虽然顶梢已枯,但三个侧枝仍活,似生命的礼赞。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檐柱有一幅叠字抱柱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顺读、反读都和仄合韵,雅致清新。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西有内隔墙,月到风来亭依水邻廊。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三折桥架水面,桥须三折。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窗洞里春光无限,远山近水尽入眼前。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东岸,撷秀楼、万卷堂两座观音兜山墙勾连,白墙如屏,树木为景。前有半亭,亭连长廊,名半亭射鸭廊。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从半亭向水塘的对面看去,西方是月到风来亭,西北是看松读画轩前的空地,古松虬枝斜出,峥嵘崔嵬。再近处是竹外一枝轩。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此情此景,无不使人想起北宋邵雍的诗句。【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月到风来亭。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流向东南渐成小溪,在深沟里蜿蜒,终于不知去向。水面有聚有分,这正是中华文化的含蓄和大道无言之处。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东南有座小拱桥,名为引静桥。走过此桥,便来到水塘东南的黄石假山。【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东南望黄石假山和濯缨水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濯缨水阁阁名取孟子句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郑板桥书写“禹寸陶分,曾三颜四”对联,引自四个典故,宏约深美。大意是:古代大禹对一寸光阴的珍惜,东晋陶侃勤奋谦逊的学习态度,曾子每天自我反省精神,颜子的言论。那是吾人的楷模。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如意藤蔓嵌玻璃。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隔扇裙板刻有八骏图。【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八骏图。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三国人物。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池西爬山廊壁上嵌无数诗碑。其中有王维诗:猛虎同三径,愁猿学四禅。落款名为四十不出翁记。四十不出翁感慨,唐人王维白居易深通梵典也。四十不出翁当是网师园曾经的主人之一。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岩腹涧唇。这其实也是源自王维的一首《燕子龛禅师》:“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水塘东立面。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廊道通往南部相对封闭的小庭院。那里有蹈和馆、小山丛桂轩、琴室等建筑点缀。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贴壁假山,似乎赋予了园林以生机,意味悠长。山的份量沉重,山也给人力量。唯有相互扶持,砥砺前行。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樵风径。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小山丛桂轩南为湖石假山。此为秋日景点,取“桂树丛生山之阿”(《楚辞·小山招隐》)之境界。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湖石假山西为蹈和馆。此馆面东,南北三间,前有落地花窗,南北开花窗。【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蹈和馆的南北窗户,外框为藤蔓编织而成,巧夺天工。有人叹曰:如此做工哪里有,唯有天下名园。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崇山峻岭之后,小山丛桂轩赫然在目。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小山丛桂轩旧为园主花厅,供生活起居兼会客之用。作四面厅式,北墙一扇正方形大窗,冰纹窗格中间为圆形大窗景,窗在云岗下,使人有深山幽谷之感,窗外山峦重嶂。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四面皆为木格嵌玻璃花窗,开阔疏朗。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东北望,水波平静,假山入水,嶔然相累而下。亭阁俨然,竹外一枝轩后是集虚斋,与集虚斋并列而峙的是五峰书屋,半亭在前,高低错落,宛如天上宫阙。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西北望,月到风来,虬枝坚劲。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月到风来亭三面环水,亭心直径3.5米,高5米余,戗角高翘,黛瓦覆盖,青砖宝顶,线条流畅。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小山丛桂轩北是黄石假山,山石荦确,有石阶可攀援而上。山上有桂花树,秋日竞放。【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小山丛桂轩北黄石假山。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黄石假山深邃偃蹇,古朴自然,东以小拱桥连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琴室位于西南一角,是一处封闭的庭园。【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门楣匾额题:铁琴。有柔弱胜刚强的禅意。【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室为歇山式半亭,面对青峰,焚一炉香,弹一曲“高山流水”,实为操琴之佳处。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琴室正面。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露华馆,位于网师园西南部,独立成院。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太湖石在院前点景,玲珑嵌理,嘉树间植其中。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露华馆北是网师园殿春簃,自成一院,院南有冷泉亭,坐西朝东。冷泉亭是三面开敞的方形半亭,南北坐槛上设吴王靠。一般半亭只有两只翼角在前面起翘,还有两只则因倚墙而取消。冷泉亭较为特殊,亭后之墙拱起,与亭顶等高,从而在墙顶与亭顶相接处筑脊,缓缓向下左右分张,再往上起翘,使两角也翼然飞举。这样既是半亭,又有四个翼角,在苏州园林中较为罕见。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冷泉亭里有大型灵璧石一块,下有湖石为座。通体呈灰色,多皱褶、孔窍,玲珑剔透,集瘦、透、漏、皱的特色于一身,轻扣发出铮铮的金属声。据陈从周先生的介绍,这块湖石移自桃花坞费宅。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殿春簃极具特色,这里还有一位大画师紧密联系,张大千和他的二哥张善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寓居网师园长达五年之久,他们相互切磋画艺。殿春簃是他们会客、作画的地方。善孖擅画虎,在园中饲养了一只老虎,以其为模特作画,大千补景而成《十二金钗图》,传为佳话。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楼阁边小屋称簃,故名。楹联为“巢安翡翠春云暖,牕护芭蕉夜雨凉。”为清何绍基撰写。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檀采蝉蛸之室”,张大千题。
【苏州】网师园——真从城市见桃源
       最后,让我们以月到风来亭上的对联结束网师园之行: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这是清代何绍基写在竹子上的一副对联,本是南唐诗人伍乔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淡清雅的生活图景。这也正是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向往的闲适自得、充满情调的生活。那里有中华文化的深沉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