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苏州】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
(2019-07-03 14:28:25)
标签:
罗汉院双塔
正殿遗址
石刻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罗汉院双塔。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是1996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定慧寺的东边不远。
现在这里依双塔建园保护,成为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新建山门,由书法大家刘海粟亲书“双塔”,为古迹增加了浓墨重彩。
双塔所在罗汉院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原有正殿惜于清咸丰十年毁于战火,仅存双塔。双塔东西相对,外观相似,从院外看去,如出墙红杏,引人关注。
塔尖高耸,铁刹下为基座,自下而上分别是露盘、七重相轮、宝盖、宝瓶,挺拔优美。
双塔园分前后院。从前院中间可看到古塔大部分,黄色墙身,黑色檐瓦,红色梁柱。尚有底部被院墙遮住,真是欲遮还休。
罗汉院双塔。
双塔。
前院墙上有数方石碑,其中两方介绍了当年贬谪惠州的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事。东坡与定慧寺住持为挚友,往来苏州必寄寓寺中,并诗词相赠,后人勒石寺中,传为佳话。定慧寺中曾建有苏公祠,如今《苏文忠公宋本真像》和《苏文忠公祠募修诗碑》二碑尚存。定慧寺与罗汉院相距不远,在寺中就能看见双塔探出挺拔的身姿,如同两支神来之笔,书写着千年风骨。
这幅石刻的苏东坡是清钱维城所绘《苏文忠公宋本真像》,此像应是画者借前人之本再摹而作。画题跋文中有「南海朱完者所画小金山像正与王梅溪水注本内所摹赵松雪画像可以相证」。
前院两厢室内展出古代各式石雕,值得一观。
武康石雕罗汉坐像,宋代。
青石螭兽墩柱础,元代。
柱础。
青石雕四面佛像,明。
四面佛像。
四面佛像,手势各有不同。
青石雕立马,明。
青石雕立马,明。
青石雕腰鼓形云龙柱,明;花岗岩雕七宝,如来石柱,清。
青石雕富贵吉祥门枕石,明。
三狮戏珠抱鼓石,明。
汉白玉雕云龙柱,明。
云纹柱础。
二道门,由1983年园林学家陈从周题:“罗汉院”。
终于看到双塔的全景,砖木结构,底层颀长,一名舍利,一名功德。
塔身八面,红色的八角形倚柱和槏柱隐出,柱头承阑额,无普柏枋,每面有壸门或假破子棂窗。各层各面用补间铺作一朵,底层为一斗三升。
塔心室中间有木柱。
首层塔心室为方形,室顶八角叠涩。
双塔高度相近,东塔为33.3米,西塔为33.7米。塔基为石砌八角形,四面设垂带踏跺。底层原有木构的副阶周匝,早已倾圮。二层以上设平座、腰檐,逐层收缩。各层四面辟壸门,四面施隐窗,隔层变换方向,使负荷合理。整体造型玲珑秀丽。
二层以上塔身设有平座腰檐,腰檐各用三层板砖与菱角牙子交错叠涩,顶覆灰瓦,翼角如飞。平座下用叠涩和栌斗等,原有栏杆已无存。
二至五层补间为单杪计心造四铺作。
转角铺作在两边各出30度的斜栱,令栱用鸳鸯交首栱。
第六层补间为双杪偷心造五铺作,顶层无补间铺作。
转角铺作,单杪计心造。砖檐和三角牙交替使用。
平座下用叠涩和栌斗。
罗汉院双塔,在正午的骄阳下,傲立苍穹。
从西塔看东塔。
双塔北面现存一片石台基,上有高低不一的残留石柱,上面雕刻精致的花纹,这就是建于北宋早期的正殿遗址,坐北朝南,面阔18.4米,进深18.2米,单檐歇山造。正殿毁于清咸丰年间,几经兴废,如今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残存柱础,依旧有夺人心魄的美感。
石座。
石柱与柱础。
檐柱最美,覆盆柱础阴刻缠枝花卉,柱身压地起突,隐起花枝。
有覆盆素平柱础,有瓜楞柱、八角柱。
侧身有榫窝。
柱础。
柱础。
石狮。
宋代,婴戏纹石梁。
须弥座八棱柱础,明代。
门窗集锦,明代。
八仙石刻,明代。
群仙祝寿,明代。
天禄,明代。
麒麟,明。
麒麟,明。
蕉林双鹿,明。
山林之乐,明。
凤凰。
朱雀。
富贵万代,明。
一路连科,明。
喜报寿考,明。
富贵长春,明。
万古流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