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心为火焰、日出。
山门中间为三间高起的宫殿样式,两端接耳殿。飞檐翘角,亭台楼阁。

“境拟大罗”,为石刻鎏金篆字,位于耳门门楣。对应的另外一边是“仙霞缥缈”。

狮形撑斗是山门最浓墨重彩的符号,圆雕饱满,狮子摞狮,上列人物、宝塔、白象等图案。

次间垂柱耍头是一位力士头顶横卧的图案。
垂柱和檐柱间有劄牵式样的“穿”,造型柔美。

石刻,刘海戏金蟾。

山门脊槫下明间中部为门,两边用石制花板封堵,花板中间为镂空的波浪纹。

次间略窄,中间板门,两旁石刻精妙。门头石楣,石刻门簪,颇为传神。此处楹联:俎豆荐他乡,何异明禋修故里;灵神周寰海,依然宝炬济同人。此联意为,在他乡崇奉天后无异于在故里祭祀,天后神灵广布寰海,像火炬给人以光明和希望。

明间前后檐柱,为蟠龙柱,极尽华贵。
蟠龙柱是山门最为耀眼的细节,龙跃于渊,凤栖于梧,物有所归。

脊槫下为搁架斗栱,栱眼用弧形花板联系。正中竖匾,题字:天后行宫。

次间坐斗刻花,下部门簪石刻戏剧人物。

明间坐斗刻狮子,撑栱刻人物。

山门其实是会馆第二道门,气势恢宏,崇楼杰构。

南立面为背面。
次间搁架梁,双层,每层两攒斗栱。

明间搁架梁,双层,每层四攒斗栱。

垂柱下,有花篮、莲花。

花篮位于明间的雀替下,方寸之间精雕细镂,不厌其烦。

花篮上方的柱身刻着凤凰于飞。

狮子坐斗。
狮子坐斗。

花卉坐斗。

单步梁上坐斗。

单步梁上坐斗。

单步梁下,是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战争场面。

狮子斗栱。

战争场景。

战争场景。

狮子斗拱。

石刻。
柱础。

山门的南边,就是会馆最后一座大殿,也是从南边围墙外看到的建筑,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面阔五间带回廊,重檐歇山顶,器宇轩昂。
正面朝北,明间八扇隔扇门,门楣上悬横匾:天后圣母殿。

博脊上依然是工整细腻的瓷板花鸟人物画。

垂脊头立一座四面空虚的小亭,这是闽派建筑的特点。

上檐下柱头用插栱,出一跳,托撩檐槫。

明间檐柱间雀替带垂花柱。

梢间雀替。

轩梁上置两攒狮子斗栱,下部花板是海王殿。

坐斗刻龙虎图案。

狮子坐斗。

花板上的战争场面近乎雷同,皆是旌旗招展,刀剑如林,战马嘶鸣。

五抹头隔扇。

五抹头隔扇。
次间隔扇,隔扇上楣板精刻戏剧故事。

大殿内供奉天后和她的牌位,上书:敕封护国庇民天后圣母元君神位。
前部廊轩。

主跨为七架梁,下面两条穿插枋。七架梁上立两个童柱托五架梁,五架梁托三架梁,三架梁上童柱托脊檩。

柱础。

大殿的后檐木刻呈现出与前檐不同的艺术境界,以花卉、祥禽瑞兽为主,完全是温馨和谐的场面。这座大斗刻着温顺的羊,象征吉祥如意。

花开富贵。
花卉。

大象坐斗。

大殿北立面。正脊两端呈反向弧线翘起,檐角上展,纤如竹笋。
榕嵩荷神庥,喜海不扬波,奠兹远贾;芝罘崇庙祀,愿慈云永驻,济我同舟。
潮馆近为邻,作庙后先隆俎豆; 曹碑同此孝,惟神功德普寰瀛。

画家笔下的福建会馆一角,应是大殿和厢房间的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