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南京城墙——原白下段
(2017-07-31 11:07:37)
标签:
南京城墙
中山门
标营门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完成于明洪武末年,前后历时二十六年。这当是吾国现存最为壮观的都城城墙。明朝建国之始,太祖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集全国之力建成京师应天府之城墙。城墙分为外城、内城、宫城、皇城四道。吾人现今常指内城城墙,中山门一带的城墙即如是。
内城也称京城。京城城墙长35.267公里,有城门13座,水关3座,垛口13616个,窝铺200个。城墙高约14至26米,顶宽2.6至19.75米,为世界第一大城。
中山门为明初城墙13座城门之一的朝阳门之旧址,现横跨在中山路上。
朝阳门为单穴拱券门,1928年改为三穴券门,并更名为中山门。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就是从此门出城,前往紫金山上的中山陵奉安。2003年,中山门又经过修缮。现在看去,中山门已被高高架起,机动车从中间的三座券门出入,自行车和行人则又在底处另辟的券门进出。似乎是不同的历史在这里立体交汇。
人行道边绿树嵯峨,国保碑立在山坡下,上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原白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布,南京市人民政府立。
原白下段当是指这里属于白下区的缘故。
台阶掩映在树木之中,幽
深
静谧。
沿着
台阶上行,便可来到此段城墙的入口。
南京城墙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依山水地形而建,不循规矩,几乎没有一条直线,一切效法自然。这样的城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吾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似乎在这座防御用的坚固城垣里得到印证。更为可喜的是,这座伟大的城墙仍有三分之二屹立至今,实在是弥足珍贵。
这里便是中山门的顶部墙面,青砖垒就,杂草在砖缝里生长,两旁是雉堞女墙。远处绵延起伏者是钟山紫气,更远处在山河之外,是扬子江的滚滚银涛。虎踞龙盘,朱元璋所梦想的江山永固,似乎并非遥不可及。然而,决定成败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堡垒,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定。
雉堞上有垛口、炮眼。
堆积起时间厚厚的包浆。
遥望中山门外的草地上,是仿制的南京城徽辟邪,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中山门向北,城墙蜿蜒至前湖段遗址,计有1公里。这一带有紫金山这一天然屏障,城墙不算宽,但极为险峻。
回望
中山门。
每一块城砖上,都刻着督造人的姓名、籍贯。这块砖来自应天府。
有些城砖上的字迹已经漫漶不清,岁月掩住风尘。
掩住曾经的故事。
掩住字面背后的承诺。
岁月如歌,逝者如斯。
在城墙上继续北行,来到前湖段遗址,前面有铁栅栏挡道,显然已经进入军事禁区。
前湖段遗址城墙两侧树木茂密,确是森严。
铁栅栏门紧锁,上书:军事区域,游客止步。
雉堞。
折回南行,城墙上有人在健身慢跑,这里幽静,正是锻炼休闲的好地方。
回到中山门顶,这里的绿荫参天。
中山门顶的古朴,使人忘却时代的变迁,远远的高楼林立,又把人拉回现实的洪流之中。
俯视
中山门内,但见林荫大道上车水马龙,尘世的气息扑面而来。
中山门向南,这一段城墙要崭新不少,砖缝间没了青苔,为近年修建。
城
砖。
从
中山门到标营门约870米,这里的城墙较直,城外是一汪水塘,人称月牙湖,流水和城墙相依相伴,一个柔肠百结,一个苍劲如霜。自然和人工合力造就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标营门是
2009年南京市政府为重新连接沟通南京明城墙豁口,在标营路上建立。南京城墙上现有大大小小的门26座,比明朝初年翻了一番,它们共同构筑了南京城纵深和横向的历史,都是了解南京不可或缺的入口。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后一篇:
【南京】七桥瓮——秦淮河上的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