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2017-07-12 08:55:07)
标签:

慈寿寺塔

玲珑塔

密檐式塔

分类: 东方之明珠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一张高桌四条腿,一个和尚一本经,一个铙钹一口磬,一个木鱼一盏灯。一个金铃,整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三层。三张高桌十二条腿,三个和尚三本经,三个铙钹三口磬,三个木鱼三盏灯。三个金铃,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五层。五张高桌二十条腿,五个和尚五本经,五个铙钹五口磬,五个木鱼五盏灯。五个金铃,二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七层。七张高桌二十八条腿,七个和尚七本经,七个铙钹七口磬,七个木鱼七盏灯。七个金铃,二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九层。九张高桌三十六条腿,九个和尚九本经,九个铙钹九口磬,九个木鱼九盏灯。九个金铃,三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一层。十一张高桌四十四条腿,十一个和尚十一本经,十一个铙钹十一口磬,十一个木鱼十一盏灯。十一个金铃,四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三层。十三张高桌五十二条腿,十三个和尚十三本经,十三个铙钹十三口磬,十三个木鱼十三盏灯。十三个金铃,五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往回数。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十二层。十二张高桌四十八条腿,十二个和尚十二本经,十二个铙钹十二口磬,十二个木鱼十二盏灯。十二个金铃,四十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十层。十张高桌四十条腿,十个和尚十本经,十个铙钹十口磬,十个木鱼十盏灯。十个金铃,四十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八层。八张高桌三十二条腿,八个和尚八本经,八个铙钹八口磬,八个木鱼八盏灯。八个金铃,三十二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六层。六张高桌二十四条腿,六个和尚六本经,六个铙钹六口磬,六个木鱼六盏灯。六个金铃,二十四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四层。四张高桌十六条腿,四个和尚四本经,四个铙钹四口磬,四个木鱼四盏灯。四个金铃,十六两,风儿一刮响哗愣。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两层。两张高桌八条腿,两个和尚两本经,两个铙钹两口磬,两个木鱼两盏灯。两个金铃,整八两,风儿一刮响哗愣。
                              ——西河大鼓《玲珑塔》节选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慈寿寺地铁站。【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慈寿寺塔位于北京八里庄。在明代,这里属于远郊乡村。慈寿寺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神宗生母慈圣皇太后出资兴建,万历六年建成。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修缮。清光绪年间寺废,仅存塔。慈寿寺塔又名玲珑宝塔,因为它造型极其精美灵动。1990年,政府在此建设玲珑公园,显然是因循了玲珑宝塔的典故,以塔为中心设置花卉树木,湖光山色,成为一道靓丽风景。【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1937年产的日本火车头,1956年来到中国,运营至1970年代退役,1991年落户玲珑公园。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往来亭。抱柱楹联写道:新亭夕照留伊倩影,古塔朝霞寄我诗情。显然,这里把塔亭相提并论,互为对景。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从北入口向南,沿香园小径步行不久,玲珑宝塔便漏出尖尖一角,与树叶绿草相映生辉。【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历史上的慈寿寺,是万历皇帝为生母祝寿所建,布局依照佛寺伽蓝七堂的理念。惜光绪年间毁于战火,现仅余宝塔一座、石碑两方和塔南百米外的两棵银杏树。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玲珑宝塔为密檐式八边十三级实心砖塔,通高约50米。塔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两年后建成,基址原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太监谷大用墓地,是仿照北京天宁寺塔修建而成。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塔基为三层,上为双层须弥座,呈八角形,下面一层须弥座束腰,每面开壸门形龛六个,每龛中各雕狮首一尊,已无存。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密檐斗栱,单杪四铺作。【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拱眼壁上开有佛龛,每面3龛,每龛曾经均供有佛像,佛像内藏佛经。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双层须弥座。上面一层须弥座束腰上各面均开有7个长方形龛,龛中雕有佛教故事图案,描述善财童子拜师修身成佛的故事,53幅画面,刻有200多个人物像。各幅画面之间,各雕有立势金刚力士像一尊。在须弥座的转角处,雕有蟠龙角柱。【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金刚力士。【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须弥座上有斗栱平座,平座栏板浮雕花卉。【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转角斗栱漏出加固用的铁板。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斗栱,单杪四铺作。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塔基上面是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为八角形,东、南、西、北四面有砖雕拱券式假门,其余四面为券窗,门窗两侧原有木胎泥身金刚力士神像,已残破。【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平座以上有仰莲花瓣。【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北面券门额书:真慈洪范。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底层檐下为五铺作斗栱,带斜栱。栱眼壁上开有佛龛。龛内原有佛像,现已有所失佚。阑额和平板枋侧面分别雕有行龙和佛像。【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密檐底层转角装饰。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东北券窗,为二交四椀窗棂。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仰莲、平座、斗栱。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双层须弥座上,栏板、仰莲瓣。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东面门额题字为“镇静皇图”。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东面额枋雕刻。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东南券窗雕刻。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南向券门,额题:永安万寿塔。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南向基座。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龛中各雕狮首一尊,已残。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斗栱上部枋侧雕有轮、螺、伞、盖、盘长、双鱼、瓶、花八件佛教吉祥宝物的浮雕。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国保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寿寺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零一三年三月五日公布,北京市文物局二零一三年七月立。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平座亦雕有佛教吉祥八宝浮雕。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转角斗栱,耍头刻云纹。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金刚力士。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南槛窗。旁边的木胎泥塑漏出内核,原真的状态更让人赞叹。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南仰莲、平座下四铺作斗栱、须弥座。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双层须弥座,底部皆施圭角。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部券门。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门楣题字:辉腾日月。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从西面仰视这八角十三层密檐实心宝塔,但见每层檐椽上挂着铁制风铃,计有3000多个,在风中叮当作响,这便是玲珑宝塔的来历。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北面须弥座。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北面龛中雕狮首,形制尚完整。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玲珑塔前尚存两块石碑,西侧石碑刻关公。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西石碑全景,基座刻双龙戏珠。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石碑。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石碑表面字体已模糊,甚难辨认。惟碑额篆书四字尚清晰,为“瑞莲赋碑”。此碑全名是“勑赐慈寿寺内瑞莲赋碑”,源于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一夜,皇宫内莲花盛开,且太后梦到有九莲菩萨示现授经,而太后真的就可以背诵完整的《九莲经》一部,甚是不可思议。太后梦醒后,就梦中所见形貌铸造坐骑“一凤九首”之九莲菩萨像安奉于后殿九莲阁,太后遂成为九莲菩萨之化身。同时,命内阁大学士申时行、许国、王锡爵三位分别撰赋咏莲花之辞,合刻在瑞莲赋碑”上。原碑上计有6000余字,现已风化殆尽。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石碑基座。
【北京】慈寿寺塔——玲珑宝塔塔玲珑
         玲珑宝塔北面,现为一池方塘。湖光塔影,倒映其中。曾经的梵音鱼鼓早已远去,惟古塔秀美端庄的身影依旧,关于玲珑宝塔的故事,也早已融入市井百姓的口耳心灵之中。“玲珑塔”现是西河大鼓中的名段,在快板、相声等多种表演形式中,被当成绕口令或是贯口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