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2016-11-16 09:34:44)
标签:

程培本堂

谷懿堂

方氏宗祠坊

分类: 白墙黑瓦与古道颜色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潜口民宅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它是一座明清徽派建筑的博物馆,将散落于歙县境内民间的明清古建筑集中保护而成。这一做法始于1982年,当时国力尚浅,有学者从经济角度出此下策,初衷善良,其结果确也保护了濒危古建,但这样也使建筑离开自己原生的环境,恰如大树失去了根基。游客至此,看着空落落的院落,不成尺度的天井,或者是堆满假意的古董商品,总是若有所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路边设巨幅招牌:潜口民宅,5A级国家旅游景区。最为人称道的是这里免费入内,功德无量。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潜口民宅按年代分为明园和清园两部分,清园展出10幢分散在徽州各地、频遭毁坏而各具特色的典型清代民居。清园山门仿祠堂门厅,中间三间过道,屋顶歇山高耸,尽间八字砖墙。【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明楼下横匾题:潜口民宅,单士元题。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国务院1988年11月12日公布,安徽省人民政府立。
    语曰: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你。潜口民宅被发现保护得早,在当时受到了集中重建的命运。如果是现在,它们一定会依然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淳朴的乡民为伴,同时受到精心地呵护。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际遇。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清园从沿街山门按环路布置10座清代老宅,逆时针分别是畊礼堂、古戏台、洪宅、程培本堂、收租房、汪顺昌宅、万盛记、谷懿堂、义仁堂、诚仁堂。这与古老村落按照堪舆之术,八卦之象,山环水抱,效仿自然而成确是令人怅然若失。不再有怡人的尺度,唯有大片的草地和吵杂的广场。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畊礼堂。原坐落在旌德县孙村乡孙村村中,2002年拆迁移至潜口民宅清园内集中保护。为清园当中通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幢民宅。通面阔19.82米,进深为22.68米,占地面积为439.52平方米。为清咸丰年间五开间三进两层砖木结构楼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石库门的穴框石柱用石材较大,石柱宽0.4米,门檐石高0.97米。大门两边的清水八字墙很有特色,清水墙用清水大方砖斜铺,组成菱形图案,每块大方砖在烧制前做坯时就做成黑白相间的波浪纹,图案精美。
   门罩双楣砖雕吉祥图案,立柱刻圆形菊花纹。上施砖檐。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前院天井,前后左右皆二层,为跑马楼。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厅明间开敞,后檐太师壁两侧为门通至后院。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福星头戴官帽,手捧玉如意。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禄星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四季平安。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凤。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诚仁堂,又称金家大屋。原坐落在南渡村,2000年拆迁移建至清园内集中保护。清代道光年间遗构,由门廊和前、中、后三进组合而成。通开间13.66米,进深26.21米,占地面积358平方米,为三进两层砖木结构楼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一进院正厅开间较大,前檐柱向两侧移位,上部大月梁,确是大宅结构。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瓜楞柱础。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彩绘梁托。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厅前部为船篷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太师壁两侧为过道,上部是冬瓜梁。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诚仁堂为王羲之集字,前面梁底彩绘各式图案。【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丹凤朝阳。【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太师壁背面,由此进入中进天井。【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中进天井,天井四周为二层走马楼,木雕栏杆围绕“福禄寿喜”四字来设计装饰图案。中厅为五开间,明间为厅,次间稍间为厢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窗板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窗板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窗板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墙根石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墙根石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墙根石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后进,廊庑用隔扇门装修成厢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各式花卉。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古戏台。原坐落在歙县白杨乡显村之中,2002年拆迁移至潜口民宅清园内集中保护,为清代后期所造,砖木结构。下为层台,上部演艺面阔五间。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脊鳌鱼尾脊饰。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义仁堂又称程家祠堂,原坐落在歙县溪头乡湖岔村靠后山的高地上,坐西朝东。2001年拆迁移至潜口民宅清园内集中保护。建于清康熙五年(1667)。通面阔11.8米,进深19.66米,占地面积232.05平方米。
    门厅中间竖立四根方形石柱,柱间装有棂星门,两侧装饰清水八字墙。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月梁下施雀替,柱外檐下施倒爬狮撑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雀替、撑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月梁上施元宝陀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两侧八字墙上刻砖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大门装饰抱鼓石一对,庄严肃穆。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梁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厅,就是享殿。面阔三间,无斗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雀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另一侧撑栱、雀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天井狭长,这和一般祠堂享殿前方形广大的天井不同,想必是改建时为节省土地而变更了。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享殿中跨为四界梁,前接廊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瓜棱柱础和鼓形柱础。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洪宅是一处晚清时期的普通民宅,和周围的高墙深院相比,确是狭小许多。洪宅原坐落在歙县竹铺乡珠川村中,2004年9月拆迁到潜口民宅清园当中集中保护。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造,砖木结构楼房。三间两进,上下对堂,通面阔8.6米,进深14.23米,占地面积为122.38平方米。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面墙上六个小窗,插图设计精美。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门罩砖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天井阶沿不整齐,室内天井悬挑上层。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陀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陀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雀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撑栱、雀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谷懿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坐落在歙县北岸镇大阜村,2001年迁至潜清园内。通开间8.75米,进深17.75米,建筑面积236平方米。由门屋、大厅和居室组合而成。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大门居中,上设砖雕门罩。门框与墙体的偏角是风水师勘定而得。如今建筑已离开原乡,偏角想必已不适用。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大堂三间厅,前设轩。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轩间双步梁搁置于前檐通月梁上、下垫以雕琢之挑头木,挑头木下为倒爬狮斜撑。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柱头雀替、撑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柱头雀替、撑栱。连绵的葡萄籽寓意多子多福。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雀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后进为二层走马楼,二层大堂前檐设拱厢,并置栏板,上置通窗。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楼梯置左廊内,两廊为直接到地槅扇门,上通间置额花板,厢房窗洞上置横风窗。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万盛记,是古代的店堂记号。原坐落在西溪南村中,2000年迁到“清园”内。朝向东北,为前店后宅的建筑,通面阔10.64米,进深22.46米,后庭脊高9.65米,占地面积238.91平方米,前进为一三合院落两层楼房,原店堂设与楼下,后进为一四合院落,门前临前进天井。【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程培本宅。原坐落在西溪南乡辣塘村横山,2001年迁至潜口民宅清园内。系清末乡绅厅堂住宅。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三进三间二层楼屋,前中进为厅堂、厢房,后进为一三间厨房,西侧为边厅,通开间13.5米、进深22米,建筑面积332平方米。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面凹字墙,大门居于东次间山墙。上有砖雕门罩。【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前进明间为厅,次间为厢,隔扇上有精美砖雕。【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窗板木雕,反映了一座水城城门舳舻云集的景象。【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长窗隔扇上有精美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厢房木雕,窗上玻璃的运用反应了时代特征。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东廊内开边门通一侧厅。【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窗扇格心刻什锦图案,花卉裹缠其间。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二楼通窗,挑头木下撑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木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二层天井四周是密布的窗扇,窗心的玻璃使它与众不同。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厨房,上开小天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收租房,是程培本堂的主人程云卿为了收纳佃户们的租谷专门而建的二层小楼。2001年迁至潜口民宅清园内,进深5米,八间总阔36米,建筑面积296.87平方米,系由两个三开间楼房及两端各一个单间组合而成。其窗洞由石框套、铁窗栅、单玻推拉窗及木板平拉窗及窗外翻板支摘蓬组成。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收租房正面置有三门洞,上为悬挑垂花门罩。【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左侧单间墙上安有青石雕琢之系马栓。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室内原有纳谷点、司称处、账房、储粮库,今为工艺品展厅。【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从高处俯视收租房,山墙为观音兜形状。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汪顺昌宅。原坐落在西溪南乡辣塘村,建于清道光年间,2000年迁至清园。朝向东南,由前后两个三合院落组成,通面阔9.8米,通进深17.46米,现高9.2米,占地面积206.03平方米,后进始建较前进早,该宅南侧另有一厅,原辟为私塾。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垂花柱式门罩。【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大门包铁乳钉。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南侧小厅天井。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私塾内景。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由私塾可进入宅院前进的天井中。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前进天井,两庑为二层厢房,落地长窗。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正厅,现为太极拳展厅。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挑头木刻花瓶,下置涡纹撑栱。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后进天井,二层走马楼。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二层内开之短窗。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明园位于清园北面,它的建设早于清园,建成于1990年,计有三座祠堂、五幢民宅、一座路亭、一座石牌坊。皆为精品,可惜余寻访时正值维修,不得入内,憾甚。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明园门厅为三开间门廊,高檐如盖,八根梭往拔地而起。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不远处的丰乐水库渡槽,成为潜口民宅的保护范围线。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方氏宗祠坊高大巍峨,独立于山腰,可通过长焦镜头摄入。原处罗田村南方氏宗祠门前,皖赣铁路建设祠堂拆毁,牌坊迁至潜口民宅内保护。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方氏宗祠坊远景,近处是新建房舍。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方氏宗祠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四柱三门五楼。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屋脊皆装饰鱼尾。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方氏宗祠坊通宽8.40米,高9.50米。白麻石雕琢而成,梁枋上全部高浮雕,有狮、大鹏、麒麟、仙鹤、莲花、荷叶等,斗拱上有昂逸出,有云板装饰;龙凤榜正面雕刻“魁星图”,反面雕刻“月宫桂树图”。额匾前后两面均刻“方氏宗祠”四个大字,落款“嘉靖丁亥年(1527)仲春立”。龙凤榜上一般题字“圣旨”、“恩荣”之类,方氏宗祠坊用图案喻示意义,这在古徽州所有牌坊中,尚属独例。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次间枋侧浮雕,枋下雀替,枋间一斗三升。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明间枋高,定盘枋在上,上下枋间置字板,上书:方氏宗祠。【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牌坊正面隐约可见龙凤榜上的图案,一只“鬼”手拿一支笔,脚踏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此为魁星图。
【徽州】潜口民宅——失去环境的建筑
   潜口民宅博物馆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对于古建筑保护的一种尝试。如今回顾过去,这种“原拆原建、集中保护”有其积极意义,它使优秀的古建筑得以存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割裂了建筑和环境的联系,使具有浓厚人文气息乡土情怀的老宅离乡背井,失去依傍。也许,成熟的时代,人们会运用起更高的智慧,去破解这一两难的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