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秩堂门厅两侧各有一座券顶过街门洞,上有石匾题“壁合”。
在叶氏宗祠旁边,有叶氏家族的家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后经数次修整,最后一次修建是在清末。重修后增加围墙大门,围墙用砖石和铁质栏杆合砌,门柱一人多高,四面缕以长方形、八边形的图案与花纹,具有西洋风格。祠堂的建设中使用洋灰水泥,这在当时属于新型建材。

门头悬匾为:慎思堂。对面的巷弄还有一座第宅名叫慎思堂,也许同属一家屋主。

中式房屋,西式围墙。组合起来也算和谐。

踏着石板路,足音丈量着时间和这个文明的肌理,很快来到一处随墙门楼。麻石门框,牌匾式门罩,这里是叶建安宅,也叫慎思堂。

进入院门,首先是一处小院,植满花草,地面条石导引方向。院墙上辟漏窗,看见外面的风景。门头的字匾题:瑞霭。

正堂二层,堂屋悬匾:慎思堂。四壁隔墙,木制家具,散发出温馨的家庭气息。

窗雕。
窗雕,两窗相对,共同组成梅兰竹菊图案。
微缩的美人靠下部木雕戏剧故事。
窗上木雕。

门上木刻。

绦环板山水图案各不相同。

后厅。慎思堂也为三进二天井结构。

上部走马楼,天井的光亮是神明的启示。

厨房位于一边的耳房内。慎思堂留下了三座灶台,属于不同时代。第一座是清代灶台,时间给它以浑厚。
民国时期的灶台,圆融简约。

现代的灶台使用了白净的瓷砖,铁质的烟囱,棱角生硬,失去了柔软和质朴,不见手工时代的温情。

厨房天井狭小,通风采光即可。
徽州建筑里的光线是有形的,在不同的空间变幻出不同的神态。它让人产生悲悯的情怀,对世界更加依赖。草木有心,万籁俱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