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由此家喻户晓。
西递村以胡姓为主,人称明经胡。始祖胡昌翼,本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公元904年,唐昭宗迫于梁王朱全忠的威逼,仓皇出逃,皇后何氏在行程中生下一个男婴。时有新安婺源人胡三宦游于陕,秘密将太子抱回徽州婺源考水,将其取名昌翼,改姓胡,此即明经胡始祖。
北宋庆历七年(1047),胡昌翼之五世孙胡仕良由婺源去金陵(南京)途径西递铺,被这里的山形水势所吸引,认定西递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一年后,举家迁来西递居住。西递村由此发端,胡氏繁衍生息,开枝散叶,西递村遂成今日之鱼形布局。
西递村口明经湖边直立明代所建的胡文光牌楼,湖北有七哲祠。牌楼东面是集散广场,现代售票处及汽车站位于广场北边。从广场东边的拱门进村,大路街指向东北,沿路有旷古斋、追慕堂、迪吉堂、笃谊庭;直街和横路街都是曲尺形,先与大路街垂直相交,南向后又折而向东。横路街转折后与直街相交,直街则继续与前边溪相伴延伸;田干依傍后边溪从东向西,环绕西递村外围,汇入明经湖边广场。横路街边建筑有桃李园、西园、东园、瑞玉庭;直街边有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等保留完整的古建筑;田干延伸的村东头有临溪别墅。

明经湖是西递的鱼眼,稳定的水面调节冷热干湿。胡文光牌楼屹立湖边,成为西递的标志物,四周山峦锦绣,苍翠欲滴,护佑着这里的黎民。

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
四柱三门五楼式样,是朝廷为表彰胡文光为官二十一年,政绩卓著,而恩准在家乡竖建牌楼。高12.3米,宽9.95米,由本地石材“黟县青”建成。

屋檐为歇山顶,跌落而下成五重檐;明间宽广,清咸丰年间在门洞处增加门枋梓框。大字板上点明坊主身份:荆藩首相。小字板题:登嘉靖乙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