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太原】窦大夫祠--孔子因他回车
(2016-02-17 08:47:55)
标签:
乐楼
南殿
献殿
澡井
窦犨
分类:
两山两圣人
乐楼北立面,和南殿相对而立。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修。位于窦大夫祠中轴线最南端。
南殿南面面阔五间,前有檐柱,明间辟门,余间墙壁皆置琉璃龙饰。
位于中轴线的中间。
献殿、后殿、耳房,连为一体。献殿在前,方形一间。后殿面阔三间,明间与献殿同宽。后殿两侧,各有三间耳房。元代,
它们构成中轴线的终点。
院内西配殿,面阔七间,清代。在千年侧柏的映衬下,温暖地匍匐在土地上。东西配殿位于中轴线两侧。
窦大夫祠背山而建,旁邻泉水,坐北向南,祠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乐楼、南殿(左右配钟鼓楼)、献殿、后殿配东西耳房,两侧配东西厢房。珍珠在蚌,风水绝佳。
窦大夫祠东尚有附属建筑保宁寺(关帝庙)、观音阁,以及赵公馆。整体庄严肃穆,院内古柏苍苍,与周围山水浑然一体,营造出天人协和的氛围。
窦大夫祠,位于太原尖草坪区上兰镇,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庙。窦犨,字鸣犊,封地在今太原,曾于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兴利,因而得到后人的纪念。
窦犨在属于他的春秋晋国,声名和孔子相
埒,极权人物赵简子曾说:“晋有
泽
鸣,窦犨,鲁有孔丘,吾杀三人则天下可图也。”不久,
窦犨果然被杀害。孔子周游列国,行至黄河边,原本准备晋见赵简子,当他听到窦犨被害,长久不语,决然原路返回,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孔子回车”的典故。
窦大夫祠历史沿革。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遂北移重建,历代多有碑记。现存建筑中,山门前殿、献殿、后殿等是元至正三年(1343)重建,局部还有着宋、金时代的建筑风格。
俯视乐楼,本与南殿相对无言。中间运动的马路打扰了宁静,也算是风水中的背死面活,只是位置欠妥。
乐楼由面阔五间、单檐硬山的后台和面阔三间、卷棚歇山的前台连体而成,有如前设抱厦的殿堂。
乐楼侧面,新修的马路从中穿过。
明间柱头套兽,蓝绿冷色调。额枋和檐枋间类似单斗只替。
次间柱头套兽。
转角置斜向耍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立。立于南殿前。
南殿壁上琉璃
升
团龙,底纹为水浪花卉。
琉璃
降团龙。
琉璃升
团龙。
琉璃降团龙。
南殿前廊上部斗栱。
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内转五铺作双杪计心造,前檐廊
后斗栱亦为五铺作双杪计心造,两道罗汉枋
。
明间补间斗栱在栌斗上出45度斜栱,双昂五铺作,第一跳上横向出昂,使令栱修长。柱头斗栱为双昂五铺作计心造。
六椽栿,上置
二座
驼峰承四椽栿。四椽栿上置侏儒柱托平梁出头,平梁上施叉手、侏儒柱承脊槫。南殿北面“明三暗五”,六椽栿实是按五开间设置,因此北面的栿首皆搁置在补间斗栱上。
六椽栿下斗栱,五铺作计心造。
平梁下蜀柱,云纹合㭼。
驼峰,隐刻荷叶。
清同治御笔之宝:仁周三晋。
迎面屏风后题郭沫若在1959年7月赋诗《访窦大夫祠》:孔子回车处,驱车我却来;古祠为今用,遗像尚崔巍。裂石寒泉洁,危崖峭壁裁;澄清汾水日,一镜巉中开。
南殿北立面,面阔三间,柱额硕大,次间施绰幕方不出头。山墙伸出角柱外,阑额、普柏枋亦不出头。
南殿背面横匾:霖雨乡邦。清嘉庆已巳年题(1809)。
北面阑额之下,尽间用通长之绰幕方,伸出柱外呈龙头状,这是元代建筑的特征。
后檐斗栱皆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栿首头伸出檐外呈蚂蚱耍头。
北面柱头斗栱内拽五铺作双杪计心造。瓜子重栱和令栱上各施一道罗汉枋。
“助缘之记”碑。
底层窑洞二间,二层鼓楼,清代。位于南殿西边。
鼓楼抹角方石柱,这样它和钟楼的不同之处,也是窦大夫祠祠内八景之一。
鼓楼下窑洞曾是太原明末遗臣傅山先生的书斋,名曰“虹巢”。傅山先生是书画金石大家,身逢乱世,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在他的家乡太原,多处可见他的足迹。
钟楼。置于南殿东侧窑洞之上。方形歇山顶,清代。四角圆木柱,檩下斗栱单跳四铺作,横向翼形栱。
献殿,元代。方形歇山琉璃顶。
献殿垂脊脊饰。
献殿博风板、悬鱼惹草。
琉璃龙吻。
琉璃龙吻。
正脊,色泽玉润。
院内千年侧柏,挺拔摩天。
献殿、后殿。元代原构。四角立柱,单檐歇山,柱额用材硕大,明间额阑通间横跨16米。屋面琉璃剪边为明代布施。
转角斗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纵横各出二道,沿戗脊方向又出45度斜栱,斜栱之上耍头做成下昂状,其余耍头皆蚂蚱头。耍头之上,衬方头伸出撩檐枋之外,此法少见。
普柏枋、阑额皆粗大出头斫成直面。雀替呈龙头状,一端出头与阑额齐。
前檐补间斗栱三攒,均为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
“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烈石山下,晋贤遗泽及苍山。”
灵济汾源、鲁阳比烈。
献殿内设天花藻井,斗栱递叠而就,一二层为四边形,二层各边在正中设神龛,三四五层为八边形,顶为圆井。构造玲珑别致,排列舒朗奇巧。
藻井由八铺作计心造单材小斗栱交错层叠构成,方洞转八角洞处施抹角随瓣枋。实是尊贵。
抹角梁。
顺角梁置于抹角梁上,端部垂花柱支撑算埕枋。
算埕枋上置方形澡井四周的斗槽板。
完美的构造,考究的制作。
献殿后角柱就是后殿之前廊柱,柱头梁枋交错,檐外施抹角梁。衬方头伸出
耍头外缘。
献殿侧面补间斗栱,双昂五铺作计心造内转双杪五铺作计心造,衬方头伸出长度超过耍头,极为罕见。
献殿转角斗栱仰视图。
献殿之后角柱和后殿之前廊柱合为一体。
宝莲柱础。
后殿前檐斗栱。五铺作双昂内转双杪五铺作计心造,瓜子栱和令栱上施平棊枋。
献殿西南面。
献殿的北面紧挨后殿。面阔三间,明间前廊柱就是献殿的后檐柱,因此二殿实为一体。
后殿带檐,檐下碑碣林立。
此碑被称为:透明神碑。窦大夫祠八景之一。
赑屃。
皇清雍正七年,晋贤大夫英济侯窦公庙祭文:山川环抱兮,栋宇辉煌;云霭出没兮,呼吸飞洋……
后殿神龛,供奉窦犨塑像。
后殿板门,下行龙,元代至元十二年原物。
上行龙。
后殿六椽栿,用四柱支撑,柱头置梁托。
蜀柱、合
㭼。
后殿次间廊道上六椽栿伸出廊柱和檐柱间斗栱,皆五铺作计心造。
后殿正殿博风板、悬鱼。
正殿正脊。
耳房檐柱。
耳房板门,门额门簪三棵。
耳房柱头斗栱,单杪四铺作,泥道重栱。梁枋彩绘犹存。
后殿两侧耳房前廊补间斗栱,单杪四铺作,泥道重栱。
耳房梁架。耳房为明代建造,无平梁,叉手直接伸至四椽栿上的蜀柱下。
后殿耳房及正殿琉璃剪边。
东西各有配殿七间,单檐硬山顶,前有廊道。
保宁寺前八字山门。
保宁寺,紧邻窦大夫东,实为关帝庙,明代。正殿面阔三间,前有廊道。
明万历年碑,保宁寺养瞻地亩碑记。
关帝坐像,明代。
周仓站像,明代。
关平站像,明代。
四椽栿。
关帝庙东是观音阁,前三合院位于台地低洼处。
观音阁正殿,置于高地上。
赵公馆后门,念佛堂,抱厦三间。
檐枋彩绘。
石鼓柱础。
两端檐下木作。
赵戴文之墓。赵戴文(1867——1943),五台人,同盟会员,与阎锡山同赴日本留学,一同归国,此后长期共事。曾任国民党政府山西省主席、国民党山西省党部主任委员,晚年信佛。公馆为三重院建筑,存过厅、正厅、偏院等40余间房屋,后部辟有花园,园后有赵戴文墓。
赵公馆圆形水塔,一枝红杏出墙来。
水塔顶部,用砖块砌出莲状头的凹槽。
关帝庙、窦大夫祠后殿屋顶琉璃。
窦大夫祠位于汾河之北,烈石山前,风水之胜,一时无匹。兼有优秀古建大殿,集木构之大成,宛如活灵活现的历史。它又是孔夫子不入山西这一惺惺相惜的故事的佐证,使吾人铭记窦犨这位先贤的业绩。盖此建筑,当不朽于世间;窦犨、孔子,当万古流芳。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忻州】金洞寺——不期而遇的混搭、无暇顾及的章法
后一篇:
【太原】净因寺——极乐世界的零乱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