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2015-12-22 19:24:08)
标签:

英国领事馆

镇江博物馆

瓯窑青釉瓷虎子

青铜凤尾尊

青铜鸟盖壶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位于西津渡古街的尽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旧址。2002年开始建设新展厅,仍在原英国领事馆所在的山下,2004年竣工。新馆入口以西洋砖墙的连续拱券门楼出现,立柱壮硕,和原有的领事馆相得益彰。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新馆平台,因山形起伏,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平面。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老馆就是原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890年,在山间随地形错落布置。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此二层方形住宅面南背北,是正、副领事住房。楼前轩敞,阳光充沛,作为居室实为精当。外形如波浪起伏,色彩艳丽而不失庄重。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正、副领事住房侧面。青砖墙身,,腰线、廊券、檐口部分则用红砖叠砌,配以白色花式钢窗。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主、副领事住宅北立面。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面东的二层洋房和镇江博物馆新馆并列,相隔不远,应是当年的餐厅、娱乐场所所在。砖木结构,灰砖墙面,红砖勾起起伏的腰线。底部是高大的台基,罗马柱栏杆。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办公楼位于最高处。前檐走廊,有拱券门洞相连。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石作踏步,蓝色罗马柱栏杆,厚重典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邮筒,让人回到旧日时光。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办公楼的内部陈设依旧保持着当初的面貌。暗红的桌椅,墙上挂着西洋油画,屋面是铁艺吊灯。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厚重的窗帘,老式的留声机,透进幽冥的光线。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会议室。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再往上行,有面东的员工宿舍和马房。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平台上,建有喷泉景观,圣洁的天使站在矮墙上,这里是观景的地方。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站在观景台上,远处的金山尽收眼底,还有滚滚奔流不息的长江,以及鳞次栉比的屋顶和葱茏的树木
    英国人在这里不到70年,从1861年根据《天津条约》,开放包括镇江的长江上的五个通商口岸,在云台山东开埠英租界,直至1929年交还中国。就像历史长河中的支流,早已干涸消弭。如果不是屹立至今的这五座洋房,绝大部分人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繁华和隐隐的伤痛。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新馆入口大厅,迎来博物馆温馨和谐的灯光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两侧空间。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器。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大鼎,西周。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鸟盖壶,西周。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人面纹錞于,春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凤尾尊。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乐器。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弦纹甗(yan),春秋;青铜蟠螭纹鉴,春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铜蟠虺纹三足盘,春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陶器。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堆塑陶罐,东汉。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带盖硬陶香薰,西汉。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越窑青釉羽翼纹瓷虎子,西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越窑青釉狮形瓷烛台,西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越窑青釉褐彩羊形瓷烛台,东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釉瓷鸡笼,三国吴。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釉楼台百戏堆塑瓷罐,三国吴。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瓷飞鸟百戏堆塑罐,东吴。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瓯窑青釉瓷虎子,南朝。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瓷镂空有胆尊,北朝。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釉带盖瓷唾壶,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三彩三足瓷罐,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绞胎瓷盘,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巩县窑三彩鸭形瓷酒器,唐。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三彩骑马陶俑,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长沙窑釉下彩狮形瓷烛台,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寿州窑黄釉印花宝相花纹瓷枕,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釉十二足瓷砚,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纹瓷梅瓶,北宋;定窑酱釉瓷梅瓶,北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带托台盏,北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吉州窑褐釉斗笠瓷碗,南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定窑酱釉瓷渣斗,北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青花缠枝纹双耳瓷瓶。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茶叶末釉兽耳瓷尊,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红釉青花双管龙纹瓷瓶,清光绪。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景德镇窑胭脂釉喜鹊梅花瓷瓶,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景德镇窑五彩瓷盘,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景德镇窑仿成化款素三彩人物瓷瓶,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银黄溢彩。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银镀金凤冠,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鎏金鱼化龙纹大银盘,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涂金瓜形银盖,花口银碗,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花口银碟,银匙,银匕,唐。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银鎏金各色花纹盏,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银鎏金凸花瑞果图盘,宋;银凸花鱼藻纹盘,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银鎏金“寿比蟠桃”杯,宋;鎏金银带托盏,宋;狮子绣球纹海棠形银带托盏,宋。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文人风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象牙八仙上寿臂搁,清。臂搁,也称腕枕,古代文人用来搁放手臂的文案工具,垫着臂搁书写,能够防止墨迹沾染衣袖,亦可缓解腕部不适。笔墨纸砚是书房必备用品,而臂搁则可有可无,只有那些有情趣和经济能力的人才会收藏使用。象牙臂搁流行在清雍正、乾隆年间,传世大多为皇宫用品。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大匠者,以道立世,脱颖于浅溪沼泽,驰誉于四海五洲,延续中华文脉。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齐白石刻青田狮子钮大石印,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吴让之篆刻石印,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手炉,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竹节铜炉,明;张鸣岐手制紫铜炉,明。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铁画,清代最富盛名的汤鹏锻铁而作。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福寿双全特大铜镜,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木刻汉钟离像,清;木雕铁拐李像,近代。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雕空百寿图檀香如意,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珐琅铜炉,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三彩香炉,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铜珐琅彩龙纹花瓶,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木雕牛,清。 
跨越历史的韶光——从英国领事馆到镇江博物馆
    菩萨坐像,唐。这展品放在原镇江英国领事馆展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