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邮】盂城驿

(2015-06-30 19:32:13)
标签:

盂城驿

驻节堂

皇华厅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高邮】盂城驿
    盂城驿,位于淮扬运河高邮段东岸,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房屋整体坐北朝南,曾为北京、南京之间的重要驿站。是目前大运河沿线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驿站遗存。【高邮】盂城驿
    盂城之名,来自宋代词人、高邮人秦观的《咏乡》诗:吾乡如覆盂,地踞扬楚脊。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寥寥二十字,把高邮的特征形象又传神的摹写出来。秦观不亏是苏门四学士之首。【高邮】盂城驿
    导览图。正门中轴线上,是皇华厅、驻节堂、厨房库房;左侧独院为甘棠轩;正门右边是鼓楼和礼宾轩围合而成的庭园,由回廊沟通;再右边是马神庙。在古代,马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驿站里为马立庙,也是题中之义。
【高邮】盂城驿
    盂城驿正门,面阔三间,明间辟门。绿字白字“邮驿博物馆”竖牌为国家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题写。
【高邮】盂城驿
    正门东为十字屋脊的三层鼓楼。
【高邮】盂城驿
    “古盂城驿”横匾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
【高邮】盂城驿
    皇华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它是通邮传令、处理公文的场所,也是驿站的管理中心。皇华是对当时来往使节的一种敬称。
【高邮】盂城驿
    块石地面,历经沧桑变迁。
【高邮】盂城驿
    瓦当滴水,听取雨润风轻。
【高邮】盂城驿
    檐板刻卷花。
【高邮】盂城驿
    明厅上悬“皇华厅”匾。
【高邮】盂城驿
    秋华净天宇,澄彩照高楼。
【高邮】盂城驿
    五架梁。
【高邮】盂城驿
    梁托。
【高邮】盂城驿
    明堂陈设。
【高邮】盂城驿
    过客相逢应正宿,征途到此便为家。此为驻节堂。又称后厅,整个建筑的梁柱为明代驿站遗存。
【高邮】盂城驿
    瓦当檐板。
【高邮】盂城驿
    古驿远牵乡国梦,秦邮长系故人思。
【高邮】盂城驿
    “驻节堂”横匾。驻节堂担负来往使节的接待任务,明代遗存。厅、梁、瓦、柱完全保持了当年的风格。
【高邮】盂城驿
    五架梁。
【高邮】盂城驿
    脊檩下透雕卷花。
【高邮】盂城驿
    梁柱交接处镂空雕刻雀替。
【高邮】盂城驿
    檩下替木。
【高邮】盂城驿
    五架梁接栱棚用三柱。
【高邮】盂城驿
    最后一进为厨房库房所在,成四合院。
【高邮】盂城驿
   厢房为驿卒舍,为驿臣休息之所。中间辟门,至东院礼宾轩。
【高邮】盂城驿
    元代,马可波罗远渡重洋来到中土,当他登上吾国这唯一以邮传命名的“高邮”城,叹道:高邮城市很大,很繁华。民以经商和手艺为主。养生必需品俱极丰富,产鱼尤多。走兽飞禽各种野味皆甚多。用威尼斯银币一格鲁梭就能买到三只像孔雀那样大的雉。
【高邮】盂城驿
    顶层下悬挂由该建筑设计者、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先生题写的“鼓楼”匾额。
【高邮】盂城驿
     礼宾轩,和鼓楼相对。梅寄春风劳驿使,葭怀秋水托鸿邮。
【高邮】盂城驿
    鼓楼,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
【高邮】盂城驿
    鼓楼屋脊内部。
【高邮】盂城驿
    居鼓楼临下,但见灰瓦相连,曲折多变。画出优雅的城市线条。
【高邮】盂城驿
    马神庙。驿站以马为业,驿马常年在外奔驰,从业人员希冀神的力量,祈求人马平安。
【高邮】盂城驿
   马神,全名是:敕封天驷马王爷,他的生日是阴历六月二十三日。
   明代王鳌《重修马神庙纪略》云:国家之大事在戎,戎政之大在马,马之生息蓄养在人,而亦有人力所不及,则马神之祀固宜。
【高邮】盂城驿
     马之有益于人国也,亦大矣。
【高邮】盂城驿
    蒲松龄像。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清康熙九年(1670),他作为同乡好友孙蕙的幕宾来高邮,管理盂城驿驿务,其间写下了反映驿站真实状况的《高邮驿站》一文。
【高邮】盂城驿
    邮驿史展览馆。位于马神庙的后院。

【高邮】盂城驿
    甘棠轩。“甘棠遗爱”是借喻那些爱民如子、勤政廉政的作风。《诗经》中有《周南·甘棠》篇:“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故事传说,周朝大臣召公到南国巡查,曾在一株甘棠树下休息。他走后,人们因为怀念他,就特别爱护那株甘棠树。 召公是贤相,是周成王的辅政大臣,经常深入基层现场办公,甘棠树也曾是他办公的地方。
    明隆庆二年(1568),高邮知州赵来亨重建被倭寇焚毁的盂城驿时,以召公为榜样,建此“甘棠轩”。
【高邮】盂城驿
    甘棠轩前庭院。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在此“筑高台置邮亭”,高邮因此而得名。盂城驿一直担负着繁重的邮传任务。现存的驿馆,经历了600年风雨的反复洗濯琢磨,时至今日,它变得润泽剔透、容光焕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