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诚意侯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94,074
关注人气:
1,125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绍兴】古纤道、高铁站
(2015-06-28 13:04:21)
标签:
古纤道
高铁站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绍兴古纤道位于柯桥区浙东运河,属京杭大运河之绍兴段,自东向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先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堪称江南水乡一绝。
河是全国重点文物,河边是块石垒砌的石堤,也是纤夫长年累月弯腰背纤行进的方向。
大运河(绍兴县段)属浙东运河,包括西兴运河、山阴故水道,全长24.3公里。
大运河(绍兴县段)最早兴修于春秋时期。西晋至南北朝时,全线基本形成。宋代成为浙东地区水路干道,进入黄金时期。元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并保存至今。
大运河(绍兴县段)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交通、水利等价值。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纤道沿浙东运河砌筑,是古人行舟背纤为行船提供动力和缓避风浪的通道,是运河航运的重要辅助设施。绍兴县段古纤道是浙东运河纤道的精华部分,全长7.7公里。其建筑结构有依岸而筑,或双面临水。1988年1月,作为文物建筑之孤例,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起柯桥镇上谢桥,西至钱清镇板桥。
古纤道碑亭。
古纤道。
古纤道国保碑,“古纤道”采用的是碑亭里的隶书,古朴厚重。
一面临水,一面依岸。
两面临水,形成白玉长堤。
这一段运河水域宽阔,水面会引起大风,影响船只通行。筑成纤道桥的形式一者省工料,方便纤夫行走;二者解决了船只避风、通航的问题。
蜿蜒伸向水天极目之处,不知终点。
纤道上有突起的一座小桥,方便船只从中穿越进入另一面。
由东向西望。石条砌成的一个个石墩,高出水面0.5米左右。石墩一个接着一个,石板三块一片,连绵向前。这就是纤道桥。
运河收窄,纤道回归岸边,成为河堤。
由南向北望。它融化在运河的碧波里,那样恬静自然,好像是从水里生长出来。
现在的纤道是明弘治年间,山阴知县李良改用坚硬平实的大青石铺砌而成。再往前,纤道有土砌木作之类,终不坚固。
背面是现代工业长房,只有纤道依旧静卧在历史的长河中。
亦桥亦路。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运河上来往船只已不可能人力驱动,古纤道也失去行舟背纤的功能,却成为吾人感怀凭吊的所在。清代齐召南诗曰:“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
河运日益萧条,另一种现代化高品质的交通运输方式却刚刚兴起,这就是高速铁路。吾国高铁建设在世界处于领先的地位,常常在一个普通的高铁站的站台,看到一群外国人兴奋地抓拍和谐号进站的盛况。那时的心情,作为中国人是自豪的。绍兴北站,是吾回家选择的乘车点。
车站是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缺少亲近感。这是工业模式里,吾国高铁站的通病。缺少人性关怀。当旅客走近这座庞然大物,看到体量巨大的入口,想到贪婪。最不可思议的,是高铁站的外面,几乎都没有一块走时准确的大钟,在整点时分,忠实地响起悠扬的音乐。
鲁迅雕像,在站前广场中心。有些绍兴人戏言:绍兴市领导只知道鲁迅。
鲁迅像面对高铁站楼,后面是一座新建拱桥。这不知当初设计者是何用意。一般广场雕像,都是和主建筑同一朝向。
越王勾践。他应是绍兴人的共主。他坚毅果敢的决绝,他的胆剑精神,体现在很多绍兴名士的身上。
王羲之,生于山东临沂。幼年随父母至绍兴(时称会稽)。绍兴的水土不仅磨砺了他的书法,使他成为书圣,在兰亭留下千古传诵的佳作。那次兰亭聚会,本是官员士大夫们一次普通的酒会;那时,王羲之是会稽内史。
大禹,是吾国公认之远古圣贤之一,治水英雄。绍兴会稽山是大禹陵寝所在。
陆游。因为唐琬,因为沈园。他得以立在站前广场之一角。
绍兴北站站前,新建一座拱桥,宽大无比,石刻上书:桥乡。
透过石碑中心的洞口,看到绍兴北站的中轴线,规整的草坪后,是鲁迅面对着候车楼的背影。
桥的另一侧,立石碑,刻:“酒乡”二字。绍兴是黄酒之乡,而黄酒是唯一原产地在中国的酒。
站在桥顶,拍绍兴北站全景。
这就是绍兴北站前,新建的拱桥。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绍兴博物馆
后一篇:
【高邮】镇国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