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门楼。
三立堂系宏村汪氏五房后裔所建,清末主人为善坤、善明、善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1949年后,因居住多户人家,内部变迁渐大。

瓦檐戗角。

瓦当滴水。

腊梅翠竹图。

梅花图。

一进院,明间为穿堂过厅。
柱头撑栱。

檩椽之上,黄泥灰浆镶芦草。

斜方格纹木作。

内院撑栱拐子纹。

内天井。徽派建筑自家享有的天地,不大的空隙透进白亮的光线,变幻着时空。有雨的时候,地面深挖出排水沟,听丝丝小雨的呢喃。

屋檐的老角梁已经不住常年的载荷,在它的下面撑起了斜木。

三立堂述说着沧桑。

鲜活的生命印记。

桃园居,位于三立堂西侧,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占地面积27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

桃园居大门朝南,后门朝东。前厅堂座北朝南,后厅堂座南朝北,为H形建筑。
前厅堂厢房扇门雕镂精细,上有松鹤延年及顽童戏耍等图案。
木雕精湛。

天井廊间栏板构图别致,为向上盘攀的葡萄果枝图,意为多生贵子,图案中间有一插翅飞马,寓意子孙飞黄腾达。
葡萄果枝、飞马。

天井。

木隔断上挂件。

桃园居大门。

门头屋檐下飞椽伸出,抽屉檐。

振绮堂门头,屋檐直接搭在菱角砖牙上。

振绮堂即汪大燮故居。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大门朝北,门口石板敞地,两旁摆长石条。汪大燮(1869-1929),字伯棠,宏村人,为我国外交先驱,民国时期黎元洪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故居现仍有人居住,未开放参观。

敬德堂院墙,紧依水圳。

内院墙上挂着熏制的猪腿肉,生活的气息迎面而来,建筑依旧在延续着生命。

敬德堂门头,砖雕精美。建于清初顺治年间(1646),为H形民居,厅堂背向排列,前后厅均有天井。

堂屋,木板隔断。

柱头雀替、带漩纹斜撑。

格扇。

后厅天井。

树人堂。建于同治元年(1862),二楼三间结构,外门为八字门楼。

门楼砖雕宝瓶、瑞兽、祥云。

正厅堂内楼层栏板和柱栱间的华板美观大方,天花彩绘飞金走彩,蝴蝶兰花图案逼真。

栏板。

东西扇门上有福禄寿喜人物图、渔樵耕读图。

天花板上有蝴蝶兰花图案。

蝴蝶兰花。

描金雀替。

内院门楼。

天井旁雨篷。

门楼内悬枋亭间,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