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诚意侯
诚意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074
  • 关注人气:1,1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2014-07-24 19:46:19)
标签:

胯下桥

韩侯祠

分类: 人文荟萃鱼米之乡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区一条幽僻的小巷口,立着一座木制牌坊。双柱单门,圆木支撑于石柱础上。悬山屋檐,檐下一横匾,馆阁体行书“胯下桥”。这牌坊说的是一则名为“胯下之辱”的成语典故。故事的主人公是淮安历史上爵位最高、结局悲惨,人称兵仙,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韩信的一生是个传奇。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胯下桥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胯下桥”三个大字系清道光年间著名书法家周寅(木斋)所书。
    韩信年少落魄,却特立独行,喜爱像贵族一样佩剑。一天经过胯下桥处,遇一屠户少年,当众讥讽他无有胆量,他让韩信刺他一剑,如胆怯不刺,就胁迫他从其胯下爬过去。韩信知道刺他必问罪,便忍气受辱,俯地从其胯下爬过。这就是韩信受辱的胯下桥来历。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如果韩信的故事在胯下桥处结束,那就不会有“胯下桥”牌坊。韩信忍气受辱,只是他能屈能伸的隐忍气概的反映。不久,韩信投军,由项羽帐下的旗牌官,转投刘邦。刘邦筑坛拜将,授韩信“大将军”印信。从那以后,历史上演绎了一段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篇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真是背汉投楚,气吞山河。韩信助刘邦获得天下,先封齐王,再封楚王。这是他一生最辉煌的时期。韩信衣锦还乡,并未为难曾经当众侮辱过自己的屠中少年,他让这恶少做了城中捕盗的小官。后人为纪念这段佳话, 在韩信当年受辱的地方树立“胯下桥”牌坊。
    当韩信俯下身躯,他心中崇高的理想,一直在骄傲地行走。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淮安区镇淮路东路和韩信南路交叉口,有一座白墙灰瓦掩映的深深庭院,这是“汉韩侯祠”。【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横匾:汉韩侯祠。上口是冰盘檐。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韩侯祠,始建于唐,明重修,1982年重建,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山门正对影壁,上刻乡人朱寿友字:灵武冠世。这选晋代文人陆机的《汉高祖功臣颂》:“灼灼淮阴,灵武冠世。”钦钦君子,国士无双!这样的评价可谓崇高。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门头横枋木雕。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双龙戏珠”木雕。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门板带乳钉。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韩侯祠仅余一进院。大殿三间,举架高远,被满院的绿树遮住,剩下明间门面。大殿建于清朝,是这里唯一的旧物。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横匾:勋冠三杰。抱柱楹联:英雄既许驱驰,固已誓忠汉,讵肯听蒯生之计;豪杰非无智略,顾乃罔筹刘,只为酬萧相之知。上联写韩信之“忠”,既许诺为刘邦奔走效劳,岂能听蒯通的计谋而一改初衷。下联讲韩信的“义”。韩信并非无智略的人,所以没有预防刘邦后来会来个“兔死狗烹”,主要是为了酬谢萧何对自己知遇之恩。如果自己作出背汉的举动,必然连累萧何遭不测。可那个萧何却不是这样的人,出于明哲保身的需要,竟迎合刘邦的猜忌,与吕后密谋杀害了韩信。下联用韩信的“义”,反衬了萧何的“不义”,实乃“诛心”之笔。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正脊鱼尾。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奠数千里长淮,神留桑梓;开四百年帝业,功冠萧曹。楹联作者周焘,为道光十二年淮安知府。上联说韩信的英灵常留故乡,保佑数千里淮河安定不泛滥。亦可解为数千里淮河两岸乡亲一齐祭莫韩信的英灵。下联说韩信开创了汉王朝四百年帝业,功劳在萧何、曹参之上。
    韩信的彩塑不像是威镇四方的将军,似乎是一个戏子,低眉敛首,一绺短须添了点喜剧色彩,头上的波浪更是令人不知所谓。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五架梁两侧对接乳栿,用四柱。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决战垓下,十面埋伏。这是韩信人生的顶峰。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柱础。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廊檐。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合瓦覆顶。【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瓦当。【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踏跺。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银杏。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影壁背面,青砖铺地。苔痕生在夹缝间。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廊道。【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韩侯祠两侧为廊道,墙壁题刻各种诗词。字字珠玑,锦绣华章。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隶书:荒台日暮起悲风,鸟尽弓藏千古同,惟我子房自超绝,辟谷远寻黄石公。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刘禹锡: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这碑将“雄”误写为“英”。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瓦当滴水。
【淮安】胯下桥、韩侯祠
    瓦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