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树龄2600年。
单门牌坊上书“东岳祠”。

牌坊后是一座方亭。砖柱较大,上下收口,类须弥座。
补间捕作,施45°斜栱。

转角铺作,昂和由昂皆平行于地面,阑额和平板枋皆出头。

大梁宽粗,显然是采用了清朝营造则例的做法。

大清道光年横匾:“治明理幽”。

文昌宫。

砖制正门。

视履门。

清华堂。楹联: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牖;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是一藏头联。

傅山纪念馆。原名同乐亭,清乾隆二年(1737)创建。1964年在原址上改建为一处四合院。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这本是同乐亭的一副对联,2014年3月7日,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现场吟诵。事实上,当时这副楹联存于傅山纪念馆内,并未挂出。自李总理吟诵后,馆方决定尽快挂出同乐联,本博文发表时,大概已挂出了。
余是2014年春节期间拜访晋祠,其时傅山纪念馆现楹联是:万竿逸气争栖凤,一夜凌云看箨龙。傅山手笔。
晋溪书院。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明代四朝功臣王琼创建。初名晋溪园,为其私人别墅,后人改为晋溪书院。

晋溪书院楹联:门前鸥鹭寻常客,镜里菱荷次第花。当代周而复题。
晋溪书院为两进院落,前殿为太原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明间前后辟门,是子乔祠的享殿。

后殿子乔祠。面阔五间,进深两间,悬山顶,殿内塑为王氏始祖子乔公坐像。

董寿平美术馆。新建仿古建筑,太原市建筑设计院王树林、李小原设计。
晋祠山门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