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2013-11-19 20:26:04)
标签:

韩魏公祠

韩琦

昼锦堂

三绝碑

旅游

分类: 大河上下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韩魏公祠,位于河南安阳老城内东南营街路北。是纪念生于安阳、终老于安阳,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的宰相韩琦之祠堂。韩琦20岁中进士,最为人熟知的当数与范仲淹一起,在西北边防抵御西夏入侵,使西夏被迫臣服于宋。由此,“军中有一韩,敌人闻之心胆寒”的歌谣在边关到处传诵。同时代的欧阳修称赞韩琦“可谓社稷之臣矣”。
    晚年,韩琦归故乡,担任相州(即安阳)知州。他对相州府进行了修缮,在府衙后扩建了康乐园,把园中最美的建筑取名“昼锦堂”。昼锦堂的取名来自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当年项羽消灭了暴秦,占领咸阳,有识之士劝他在此建都,图取天下。项羽却执意回到彭城(徐州),在彭城建基立业。其时项羽对谋士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你知道吗,大丈夫功成不回故乡,就好像穿着锦衣华裳在夜里行走,没人看到,有什么意思呢?
    韩琦晚年回到乡里,昼锦堂就在韩魏公祠内。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二门。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大殿。此处原为韩魏公生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金代毁于战火。元代成宗大德二年(1298)重修,明清两代均曾修葺。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面阔三间进深六椽。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明间是韩琦坐像,屋檩悬匾,题道:器博道宏。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由西安返京,路过安阳拜谒韩王庙,慈禧太后题匾:器博道宏,光绪帝题匾:适时济物。现在的题字为新书。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宋室柱石。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社稷之臣。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梁架仍保持元代建筑随弯就势的特点。只是举折较大,完全是清代风尚。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韩魏公祠其实由三部分组成,即韩王庙、商王庙、昼锦堂。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商王庙。面阔三间,进深7.3米,前有三间卷棚顶抱厦。始建于汉魏,元朝时重修,奉祀商王河亶甲。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商王像。王之居相大振其治,流风善政民怀祀远。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景区最东侧,是昼锦堂,其中昼锦堂记碑,世称三绝碑。高2.73米,宽1.21米,厚0.27米。原碑刻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由相州知州赵良规所立,碑文为楷书,18行,每行39字。由欧阳修撰写,蔡襄书丹,邵必题写碑额。又因碑阴有司马光《北京韩魏公祠堂记》,此碑又称四绝碑,现碑为元代所刻。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近处是现代复制的三绝碑,元代碑置于后面方亭内。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元代三绝碑。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欧阳修撰文。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蔡襄书丹。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昼锦堂记》细部。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邵必篆额。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碑阴之司马光《北京韩魏公祠堂记》。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昼锦堂自宋至今,几毁几建。现大门为清代。面阔三间9米,正间开门,灰瓦覆顶,青砖砌墙,方砖铺地,硬山式建筑。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斗栱。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雀替。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墀头。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二门,清代。面阔三间,正间开门,次间为窗,青砖灰瓦,硬山式建筑。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屋架,可看出后世修补的痕迹。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奎楼,昼锦堂最后一进建筑,清代。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奎楼原是昼锦书院中的藏书楼,硬山建筑,两层楼阁。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面阔五间,带前廊。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额阑和檐檩。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一棵枯枝砸向屋檐,椽子和屋瓦被砸烂。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树根。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枋间木刻。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檐椽和直梁。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屋架。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随梁枋。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斑驳彩绘。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木格窗栓孔。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木梁木地板。
衣锦归故乡,安阳韩魏公祠
    谨录一代文宗欧阳修之昼锦堂记作结束: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 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竖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黎城城隍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