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诚意侯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94,074
关注人气:
1,125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聊城山陕会馆
(2013-10-22 19:49:38)
标签:
聊城山陕会馆
戏楼
大殿
春秋阁
分类:
两山两圣人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这些数据被刻在会馆围墙壁上。
清代建筑大多有繁复的雕刻和绘画,以及
不啻万金的
装饰构造。
聊城山陕会馆在1988年便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石墩。石墩高1.98 米 ,宽0.92米,石墩前后两面刻有龙凤,左右两面刻有荷花牡丹。
山门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面阔7米,进深1.7米,高10米。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
竖额上的字是:协天大帝。
中间石质门框和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山门出檐下花栱。
象鼻昂。
山门内侧天棚。
进入山门,为连接山门和戏楼的遮雨过楼,顶部为单檐硬山式。
过楼起避雨之用,被两根横梁托起,下首垂花。
戏楼。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房面覆绿黄两色琉璃瓦。
屋瓦,檐椽,象鼻斗栱,横檩。
戏楼柱头。
戏楼屋顶。似俊鸟争飞,犬牙交错。
凤凰展翅。
戏楼的檐角。
咿咿呀呀,咏叹的是人生。
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宽2.16米,高12.12米 ,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罩上方有石刻匾额“岑楼凝霞”四字。
钟鼓楼和戏楼之间,为二层三间单檐夹楼。
钟楼。为筑于砖石方台之上的单间二层重檐歇山十字脊式建筑。二层各有12根檐柱承托着第一层屋檐。一层楼门西向。左为“钟楼”,二层楼门南向,门楣上有石刻“振聋”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副: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
重檐屋脊。
室内木梯。
十字屋脊梁架。
从钟楼看山门和过楼。
碑亭。3开间,正面敞开,筒瓦歇山顶,飞檐高出旁边的看楼和大殿屋面。
古槐,历四五百年风雨,为山陕会馆所购旧宅中原有树木。
石狮,脚踩绣球者为雄狮,脚踏幼狮者为雌狮。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下有底座和须弥座。
大殿。是会馆的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献殿与复殿又各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后左右共六殿,均面阔3间。正殿房面高于南北配殿。献殿为卷棚顶,复殿为悬山项。正殿房面覆绿色琉璃瓦,前后房面中央各镶嵌有菱形状黄、绿琉璃瓦。南北配殿覆灰筒瓦。
正殿亦称关帝大殿,殿前为方形石柱,石柱下为狮身柱础。
大殿廊道。
忠肝义胆,武圣关云长之神像。
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
殿内正上方悬大清道光六年“富国裕民”木质匾额。
柱头木刻。
殿之梁檩均通体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人物故事画18幅。
卷棚顶梁架,斗栱带翼。
须弥座加鼓形斗栱。
柁墩。
春秋阁。
春秋阁为会馆最后面、最高大的殿宇。面阔3间,上下2层,单檐歇山,灰筒瓦顶,斗拱抬梁式结构。阁前廊有四根木质檐柱,前廊额枋均为木刻透雕,雕饰人物和牡丹、金瓜、花卉等。阁左右各附设一座望楼,上下各一间,两望楼券门上各有扇形匾额一方,南曰“接步”,北曰“登阶”。
吾国古建筑之第五立面——屋面。
春秋阁柱础。
大殿侧面。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聊城铁塔
后一篇:
聊城光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