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0211355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曲阜少昊陵
(2013-09-27 20:55:52)
标签:
少昊陵
曲阜
旅游
分类:
两山两圣人
《曲阜县志》记载:“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黄帝之子玄嚣也。”少昊金天氏,因“能修太昊之法”,“以金德王天下”而得名。登帝于穷桑,迁都于曲阜。当登帝位时,凤鸟适至,故以鸟纪官。少昊施政,“民无淫,天下大治,诸福之物毕至”,“实为五帝之冠”。据传少昊在位八十四年,卒时百岁,葬于云阳山,即少昊陵墓后面的小土山。
少昊陵何时建筑,已不可考。据载“宋真宗幸鲁,大建宫殿,以道教守之,古树丰碑,林立栉比,金、元亦加修葺”。明弘治时为雷火焚毁,清乾隆年间又两次大修,后又多次重修。
少昊陵位于陵院大门及古柏夹抱的神道之间。建于五级石阶上,四楹三间,石质结构。四根八棱石柱为石鼓夹抱,柱上分别雕以华表、宝瓶。石坊枋额正书“少昊陵”三字。此坊为乾隆六年(1751年)十月初一月奉敕重建。
山门,三开间殿式建筑。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享殿,共五大间,绿瓦覆顶。两侧建东、西配殿各三间,均为乾隆三年(1738年)建成。
历代祭少昊碑。
东西两庑现为有关三皇五帝之介绍。有关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少昊、颛顼、帝喾(ku)、帝尧、帝舜。他们皆活动于曲阜及其周围,即古之鲁国。
享殿始建于明代,单檐歇山,六梁十八柱,檐下饰五踩斗栱。
殿内乾隆皇帝御题“金德贻祥”及“少昊金天氏神位”。
室内角柱。
五架梁。
一斗二升交蔴叶头。
享殿之后,是一道砖墙,将陵园围护。墙壁上嵌着数座明清两代御制祭文。
寿丘,传说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诞生地。宋代皇帝“推本世系,遂祖轩辕”,以黄帝为赵姓始祖。宋真宗因此改曲阜为仙源县,将县城迁往寿丘以西,于寿丘兴建辉煌的景灵宫奉祀黄帝。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为纪念黄帝出生,叠石成丘,故曰“寿丘”。寿丘俗称万石山,因其外形似金字塔,又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
寿丘在清代被圈入少昊陵,因此长期被以为是
少昊的陵丘。当然,这些六千年前的历史都只是一种传说而已。这几位少年围着寿丘转圈,他们只是在寻找可以攀爬至顶的位置。
寿丘顶上,为方形歇山小筑,内供少昊石像。
寿丘之后,是少昊陵。
少昊陵三字来自当代书家王学仲。
陵前香炉由金氏宗亲会敬献。彭城盛鼎,大概是来自徐州的捐赠。
宋真宗为黄帝建造的景灵宫规模宏大,有殿、堂、亭、庑等1320楹,并在宫前立巨碑2通。元末明初皆毁。1992年在少昊陵前修建碑院,将修复的两块巨碑置于院中碧水畔。西为“庆寿”碑,上刻“庆寿”两字,字高1米多,为元代燕山老人补刻。
“庆寿”。
碑首。
景灵宫现为寿丘公园,在少昊陵之阳。院内正中一泓碧水。
东为“万人愁”碑,又称无字碑,刻于北宋末年,是景灵宫前欲立四通大碑中的一通,未成而金兵至,后被破坏而就地掩埋。1991年复立,碑高12.9米,通高16.45米,体积为中国石碑之最。
1986年公布为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
碑首。
赑屃。
赑屃尾部。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后一篇:
曲阜周公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