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2013-05-18 21:07:55)
标签:

永昌陵

赵匡胤

永熙陵

赵炅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毛泽东写过一首著名的《沁园春》词,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可谓轰动一时。词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其中所列古代君王,都在吾国历史上大有为。毛主席看中的这五位君王中,宋祖指北宋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在位16年。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巩义是北宋皇陵所在,计葬七帝八陵。北宋共九位皇帝,除去被虏北国的徽钦二帝,其余七位再加上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全部安息在这里。太祖赵匡胤的陵寝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西村乡。
    北宋赵匡胤时代的所辖疆域,在吾国历史上绝对不能算大,但宋朝却是吾国历史上令人恋恋不忘的朝代。《宋史演义》作者蔡东藩对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有这样一段评价:“每叹宋朝的善政,却有数种:第一种,整肃宫闱,没有女祸;第二种,抑制宦官,没有阉祸;第三种,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第四种,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第五种,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不但汉、唐不能相比,就是夏、商、周三代,恐怕还逊他一筹。但也有两大误处: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缺良相。”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宋太祖赵赵匡胤陵为永昌陵。永昌陵作为北宋开国皇帝的陵墓,较前朝狭小许多,但开创了北宋一代皇陵的典范。吾人在千年之后来到这里,但见苍天绿野之中,石人石马伫立在田埂上,陵丘耸起,辉映苍松翠柏;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心底的悸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太祖赵匡胤规定:北宋皇帝生前不建陵寝,而是在死后才建陵墓,皇帝驾崩要先停灵七个月。而后才能葬入新建成的陵墓。这意味着要在七个月之内完成规模巨大的皇陵,跟其它朝代相比,时间要短促得多,规模自然也缩小。北宋皇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皇帝和皇后分葬,这和其它朝代不同。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宋陵地面建筑在靖康之变后就已荡然无存。唯有石雕的狮、虎、马、羊、角端以及武士、望柱等矗立两侧,顽强地守护着大宋尊严。当年的神道现是麦田,东西间距45米,对称列置各种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华表、石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各1对,石马及控马官、石虎、石羊各2对,“藩使”3对,文、武臣4对。陵园四门外有石狮,南门石狮北有武士,南门内陵台前有宫人。
    上图为角端。《宋书·符瑞志下》:“甪端者,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明君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之事,则奉书而至。”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石马。高2.1米、长1.8米、宽0.74米。马身上雕饰出鞍、鞯、镫、缰、羁、铃等马饰。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自右向左:瑞禽、角端、石马及控马官、石虎各2对。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石羊。高1.6米、长1.2米、宽0.5米。造型浑实,通体素面。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他正能量的一面也使整个宋朝充满人性良善的色彩。如今的北宋皇陵,与黎民百姓的农田相伴,百姓也自觉的看护这仅剩的大宋遗迹,维护着和那个时代的联系,令人感佩不已。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赵匡胤曾在石碑上(一说为铁块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在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连宰相都不知道。后来金朝打败宋朝,占领皇宫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遗训记载的内容有下列三点: (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赵匡胤温厚的个性透过这个石碑遗训,表现在整个宋王朝的政治上。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控马官高2.7米,胸宽0.7米、厚0.5米。头戴幞巾,身著长袍,手执杖或缰。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角端高2米、长2米、宽0.8米。角端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它象征着吉祥、嘉瑞。其形象为独角,前唇特长,或卷或伸,四足如狮,两肋雕有双翼。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瑞禽高2.2米、长1.73米、宽0.63米。整体似圭形,浮雕层叠山峰,两侧和顶端未雕出山峰纹。西列瑞禽石雕中浮雕出一只马首、龙身、鹰爪、凤翅、雀尾的怪禽。东列瑞禽是巩义市宋陵现存14件瑞禽中唯一的一件刻羊首的(其余均为马首)。
    本图便是那唯一的羊首。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石象长2.55米、宽1.1米、高2.15米,身躯庞大,造型雄伟,身披华丽的锦绣,背置莲花座,象鼻拖地,面饰辔勒。象取立姿,腹下镂空。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永熙陵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陵寝所在。位于永昌陵西北不远处的村落中,现正在硬化路面。原有的融入自然的景观荡然无存。工人很多,不许拍照,确实影响了观瞻的心情。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永熙陵的石像雄伟,艺术性高。墓主赵炅即赵匡胤胞弟,初名匡义。赵匡胤称帝后赐名光义。976年,赵匡胤猝然死去,光义藉口母亲杜太后遗训“传弟不传子”,而登上帝位,时年40岁,改名炅。61岁时,因箭伤发作而死。
    从太宗陵墓和太祖陵墓的距离如此之近,似乎兄弟二人还是手足情深的。历史上斧声烛影的传说,在这里使吾人漫不可信。想想明成祖朱棣篡位后,将首都由南京迁到北京,自己的陵寝也早早在北京营建,远离父兄。大清朝雍正帝也将自己的陵寝远离顺治、康熙所在的东陵,独辟西陵。古人视死如生,相信来世,如果宋太宗真的密谋戕害自己的兄长,断不敢和他葬得这么近。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一时之见。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永熙陵还完好地保存着58件石雕像。其中的石羊、石角端造型雄浑,刀法冼炼,其气韵、神态栩栩如生。
巩义永昌陵、永熙陵
    数年前,永熙陵也是融化在田野之中,如落入凡间的精灵。不久后,这里是人造广场,只有两侧的石像生述说着昔日的荣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