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2013-06-12 21:18:42)
标签:

大伾山

天齐庙

太平兴国寺

分类: 大河上下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大伾山石刻,似为当代书法家李铎题写。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桥上桥。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天齐庙山门,又称东岳庙,始建于北宋,是历史上人们朝拜泰山之地。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正殿,原为宋代所建,于1978年夏毁于火灾,1991年重建,供奉泰山神“东岳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幸存雕花石柱两根。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转角铺作。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幸存的剔地起突方柱,为宋代原物。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古老的剔地起突和现代的压地隐起华。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在天齐庙东北、大伾山东侧的半腰间,是太平兴国寺。兴国寺始建于唐,宋太宗钦赐寺名。寺院坐西向东,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地藏殿、四面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朝阳洞、观音洞等。北魏摩崖、唐《洪经纶题记》等位于寺后崖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弥勒殿,现供奉四面千手观音。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尚未描彩的观音。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山门背面之韦驮。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墀头刻字,佛日增辉。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大雄宝殿。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观音洞。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观音洞是天然洞穴,历代高僧居此修行,文人雅士留下大量刻石。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清代摩崖刻字,字体跟油印机时代的印刷体相似。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工整严谨。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瓶中甘露遍霏滋沬土,座上佳儿普锡癊黎城。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朝阳洞位于观音洞的北边,因朝阳而得名,又名紫阳洞,为大伾山五大名洞之冠,天然石洞。朝阳洞是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券形顶,洞深4.1米,宽3.46米,高2.5米,洞内塑有三尊佛像及十八罗汉。据说,天将雨时,洞内四壁便会有水渗出,天将放晴时,洞内又先干,是天然的“晴雨表”。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朝阳洞前千眼柏,据说这柏树身上有9999个箭孔。东汉中兴主刘秀出征河北时曾来大伾山,他发现大伾山周身有七彩霞光,便问随从,随从曰:伾者,山再成也。天公再次造就此山,定有灵异之处。预示所战必胜。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唐宋摩崖石刻。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唐建中元年(780)《洪经纶题记》。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元至正年间刻石。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这应该就是北魏摩崖了。衣褶清晰,胸前有结。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历经岁月洗礼,佛像依旧庄严。
浚县大伾山天齐庙、太平兴国寺
   手持条形器物,头部有背光。信仰的力量强大到使顽石动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