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封法王寺及塔

(2013-01-29 18:47:48)
标签:

法王寺

摄摩腾手植树

二号塔

弥壑澧公和尚塔

分类: 大河上下
登封法王寺及塔
    嵩山峻岭,古塔巍峨,独占天地之中。那柔美的线条和群峰自由洒脱的姿态如影相随。近处是苍凉的树枝,在冬日里含霜叠翠。这是一幅美好温暖的画面。
登封法王寺及塔
    法王寺位于嵩山之太室山南麓,嵩岳寺之东北。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71)。仅比洛阳白马寺晚了三年。魏明帝青龙年间改为护国寺。西晋时于寺前增建法华寺。隋初造舍利塔,改名舍利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敕命补修佛像,赐予庄园,改为功德寺。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御容寺。代宗大历年间,重修殿堂楼阁,改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至五代时废坏,而分为五院,仍沿袭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等旧称。北宋初,合称五院。仁宗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
    法王寺前近年新建一座仿“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高度尺寸皆相若,正面和侧方分别刻田纪云和舒同题字:重兴大法王寺。大则大矣,却似乎少了神韵。登封法王寺及塔
    省保碑。不过这碑似乎也有点问题。因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里只有法王寺塔(含附近唐、元、明、清代塔及石刻等)。法王寺塔已于2001年晋升国保。
登封法王寺及塔
    法王寺布局是经典的六进四合院,寺塔散布在寺院周围的山腰。占地6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
登封法王寺及塔
    山门。置于高台之上,须虔诚前行,方可一睹佛颜。
登封法王寺及塔
    山门正脊。狮子驮宝瓶。
登封法王寺及塔
    未来佛殿。登封法王寺及塔
    天王殿。
登封法王寺及塔
    摄摩腾手植树。
    东汉永平十四年(71),明帝刘庄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嵩山玉柱峰下建造大法王寺。安排两位法师翻译佛经,弘传佛法。传说此树为摄摩腾亲手所栽,距今则有二千年,为嵩山一号树种。每逢晚秋、冬季和早春,时当子夜时分,树上能传出有节奏的木鱼声和诵经声。树高19米,树围长6.1米。
登封法王寺及塔
    大雄宝殿。此为法王寺正殿。清代五开间硬山板建筑。1988年按原制落架翻修。
登封法王寺及塔
    碑刻。
登封法王寺及塔
    地藏殿。清代五开间硬山板建筑(介绍如此,似为七开间)。1989年按原制落架翻修。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地藏菩萨和大法王寺有特殊姻缘。故法王寺僧人特在大雄宝殿后建地藏殿,这与其他寺院形成显著的区别。
登封法王寺及塔
    西方圣人殿。又名毗卢殿,为五开间重檐歇山式建筑,1999年所建。殿中供奉毗卢遮那佛,毗卢佛的莲座是千叶莲花。《梵网经》说:“我今卢遮那,方做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登封法王寺及塔
    卧佛殿。五开间两层歇山式楼阁,1999年所建。释迦牟尼涅槃时,右肋而卧,左手置于大腿上,右手支撑头部。这就是很多寺院有卧佛造像的原委,是为纪念释迦牟尼建立佛教,弘传佛法的巨大功绩。
登封法王寺及塔
    法王寺外,矗立着五座佛塔。或高或低,若隐若现。
登封法王寺及塔
    此为密檐式唐塔,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15级方形砖塔,高约40米,周长28米,塔体壁厚2.13米,黄泥砌缝,外涂白灰。顶部刹已缺,仅存莲座。隋代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建,塔身下部略高瘦,其上施叠涩出檐,外轮廓呈抛物线形。高大雄伟,秀丽挺拔,为河南30多座唐塔中最高大的寺塔,也是全国著名的唐塔之一。它继承了我国北魏时期密檐式砖塔的建筑技法。塔南面辟一塔门,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筑,从底层可视塔顶。
登封法王寺及塔
    叠涩砖檐间辟拱门,灵动神秘。
登封法王寺及塔
    塔心室内供汉白玉佛像一尊,是明代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九月周王为生子所送,现玉佛之右下角和双手已残损。
登封法王寺及塔
    线条之精细堪与现代科技下的建构媲美。毫厘之间,彰显哲匠的巧思奇趣。
登封法王寺及塔
    法王寺二号塔,建筑年代无考,推断为唐塔。塔高约8米,边长4.25米;南面券门已封死,塔基宽出塔身。叠涩出檐,伸展很大,顶部砖砌蕉叶莲座,上置塔刹。
登封法王寺及塔
    蕉叶莲座,上置宝瓶。
登封法王寺及塔
    左为法王寺三号塔,建筑年代无考,推断为唐塔。塔高约15米,边长4.4米;方形单层砖塔,南面辟券门,内有塔室,叠涩出檐,伸展很大。
登封法王寺及塔
    正反叠涩屋檐,顶刹覆盆下有山花蕉叶,再上须弥座,相轮上置宝瓶。雕工华丽,色彩鲜明。
登封法王寺及塔
    法王寺四号塔东临二号塔,推断为唐塔。塔高约7米,方形单层砖塔,底部塔基宽大,塔身南面开券门。叠涩出檐伸展较小,塔檐之上部分残损严重,顶部石刹较简洁。
登封法王寺及塔
    仰莲座上置宝瓶,无山花蕉叶,为祥云葫芦。
    三座唐塔塔身石铭漫漶不清,或已不存,因此无法知道名字。
登封法王寺及塔
    弥壑澧公和尚塔。在法王寺西南角山坡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为六角七级密檐式砖塔,高11米。登封法王寺及塔
    这塔能够清楚地被认出,是因为塔身嵌入的石碑,碑铭字迹依然清晰。登封法王寺及塔
   勒脚转角团云图案。
登封法王寺及塔
    须弥座束腰壸门浮雕花草云朵。登封法王寺及塔
    蜀柱雕刻也各各不同。
登封法王寺及塔
    塔身清秀挺拔,一层塔身较高,上有稀疏的砖雕斗拱,但雕刻细腻精美。
登封法王寺及塔
    各层均为青砖砌筑叠涩密檐,每个檐角都雕有吻兽造型。一层砖雕斗拱应原有瓦檐。


登封法王寺及塔
    塔刹为石雕,由仰莲、刹柱和上部葫芦刹身组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登封嵩岳寺塔
后一篇:登封会善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