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楼阁巍峨。但砖墙掩饰不了年轻的痕迹。古砖很大,很厚实,泛着青苔的光泽,这些随战火和时间的利箭而去。
城垛上二层木楼阁檐下悬挂乾隆帝御匾:天下第一庄。

步云桥,飞架运河两岸。
梯级可谐欣捷步,云程有路喜先登。原名“马公桥”,天启元年(1621年)峄县知县马希曾主持修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因邑人李克敬在此献诗于康熙皇帝而高中进士,遂改名“步云桥”,寓意平步青云。

撑栱,做工细腻,有点修旧如旧之意。
龙凤挂落。
藻井。
枋间木刻。

草叶图案的翼形栱。

安澜门,这是一座水门,供舟楫出入。

参将署。
水陆通衢牌坊和影壁墙。
乾唐轩。

独轮推车在卖百家姓的旗子。
贵诚堂。
久和客栈。
久和雅舍。

老虎头的瓦当。
枣庄大枣。
披檐。

三恪堂里望和楼。这里是清末民初台儿庄陈家的府第,陈家先祖从安徽泾县迁来,房主陈扶清至六品,清末出任税务官。
花制作民族服饰。
翠屏学馆。门庭未敢期桃李,社稷还求有栋梁。
万世师表孔子塑像。
文汇酒楼。
万字纹栏杆、挂落。
砖雕门楼。
亦中亦西。
宰牛图。
窗檐。

远处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千里走单骑。破釜沉舟孤忠殉国,舍身御寇百代流芳。
雕梁画栋。
船形街。即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带廊的骑楼。

热闹的正脊。
刻满漏空竹子的圆门。
石栏杆。
鼓楼。

天后宫。重檐蟠龙柱,龙脊龙斗栱。
双龙戏鱼。中间一座宝塔。
汉白玉圣旨碑。

王金平题:德慈配天。
连战题墨。
天后宫内部。
闸官署。
台儿庄因运河而兴,地处南北文化交汇之地,演绎了一片传奇。

闸官署门脸,现为台儿庄运河奏疏展馆。楹联:闸小锁千里,身微系万家。
兰婷书寓。局部二层的屋檐,门前高大木牌坊。红灯笼与红纱幔布透着些许胭脂之气。底层悬山,上层硬山。正面带檐廊全格扇,又有文人趣味。

内部客厅。
前台。右上角挂着金银铜牌。最上面的紫胭应该是兰婷书寓的头牌小姐了。
暧昧的暖色调。一曲霓裳惊夜月,十分春色艳朝霞。
沁芳阁。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

绘有才子佳人的屏风。
高山流水声声慢,明月清风步步娇。

三寸金莲玉枕。

肚兜。

浴室。

运河酒文化馆。

内庭。

望河楼。

台庄公馆。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为总河侍郎李化龙疏浚泇河时所筑,乾隆帝曾下榻于此。

浙人会馆。

九龙壁。

关帝庙全景。

脊饰。

山门。

倒座戏楼。
木雕。

中间春秋楼,左右为刀楼、印楼。
鲁班祠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台儿庄大战期间是国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师长池峰城的指挥部。是为台儿庄为数不多的遗留建筑,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池峰城指挥部细部。
雀替。
坐船返回。
台儿庄古城再现了旧日的繁华景象,应该算是复建比较成功的一例。游客如织,门票昂贵。而且运河南岸仍在大兴土木,说明景区已进入良性的过程之中。虽是再造,但不觉卡通,很多建筑细节颇耐寻味。建筑风格多样,北方四合院、徽派白墙黑瓦、闽南翘角飞檐、官造宫殿式,还有西洋教堂,真是济济一堂。非常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