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春风到武关

(2021-04-08 08:07:59)
分类: 文史随笔

古商州“八景十观”中,“十观”之首便是武关胜塞。那么,这武关之观,观的是什么呢?清康熙《续修商志》是这么记载的——

武关胜塞。州东百八十里。跨官道设关,北接高山,南临绝壑,险阻之势,得之天成。关西亦甚坦易。出关而东,曲折狭隘,约十里,与吊桥岭主宾相望。尝见晓日当门,暮烟横带。千蹄络绎,惊月影以问晨征;百雉崔嵬, 闻柝声而严夜令。洵秦楚咽喉之重地,商於形胜之要区也。

清人有诗曰:

东来胜地锁商颜,

险阻天成央道间。

右俯壑深潆一水,

左看壁立耸千山。

鸡鸣客渡晨光动,

柝起风清夜色闲。

岭上行人回首处,

苍烟翠霭拥严关。

可知,武关之观,是深厚的历史文化。

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它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春秋时即以地设关,名“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东门临河岸绝壁而建,门楼上镶嵌有长方形石碑,上书“武关”二字。内门额上石碑刻着“古少习关”四字。西门上四字碑刻为“三秦要塞”。上世纪50年代初,城门、城墙等遭到毁灭性破坏。上述几块石刻,保存于龙驹寨船帮会馆的丹凤县博物馆。原址上现在能看到的,只是那一段城墙的断壁残垣。土筑的城墙芯,坚强地挺立在遗址之上,任凭风吹雨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子立在一旁,很不起眼。

武关以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武关关城卡在这个咽喉眼上,正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常被提及的著名例证。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楚怀王被秦诱执于武关;刘邦入武关定关中;李自成商洛养精蓄锐后,出武关,进军北京而摧灭明朝建立大顺……皆是改写历史的重要关节。故而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记要》卷五十四中有言:“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道南阳而东方动,入蓝田而关右危。武关巨防,一举而轻重分焉。”

我第一次到武关,距今已有40年了。上世纪80年代初,武关还是一个公社。我刚参加工作,跟着一位老同志下乡调查,晚饭就在公社吃。记忆最为深刻的两件事,一是高压电线就从公社院子上头的空中过,但公社里却没通电,干部房间都还点着蜡烛或煤油灯;二是公社书记说,下午饮事员在武关河里淘菜时,在河滩上逮住了一只晒盖的老鳖。书记说,你俩有口福!还说,吃鳖就要晚上吃,因为鳖肉连汤带水,五颜六色的,看起来不太美观。

后来,或是专程,或是路过,去武关的次数就较多了。那时候去商南,最难走的就是过了丹凤县的武关道。抗战时期修的西荆公路(又叫长坪公路),虽几经整修,对武关街道北边的沿道路进行了改线、裁弯、降坡,但仍为较低等级公路。依然盘山过岭,崎岖难行。在我的记忆里,那时从商州到商南,与商州到西安距离差不太多,但路上耗费的时间与颠波,却要比去西安还要多。

武关老街道上,氤氲着深沉厚重的古旧气象。作为商於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关城,地连秦楚,物兼南北,战争年代,它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平时期,自然成为经贸往来的繁荣小商埠。许多临街铺板门面商铺,依稀可见当年繁华。有几处古民居印象深刻。尤其是田家大院,很有大家气象。几进的庭院及跨院,曾令我流涟往返,恍若进入了王侯世家的深宅大院。有一次曾从山墙脚的废弃旧物中,拣了一块雕铸精美的屋脊花砖,一直摆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直到退休离开时才转送给了一位热爱收藏的朋友。可惜的是多年之后来再来,发现老院已经凋蔽破败得有点不成样子了。

而今的武关遗址,就如这凋蔽的老宅院,历史积淀深厚,名气也够大了,就是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远远不及人们的预期。记得作商於古道专题采访时,武关街上收某整理了大量史料典籍的退休老教师田爵勋说,武关名气很大,外地慕名而来的人很多。黑龙江的,辽宁大连的,江苏南京的,他曾接待过不少。但大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这里没有成形的景点,没啥可看的呀!我在西安时,几位老同学向我打听武关状况,我也只能介绍历史了。

古今吟咏武关的诗词很多,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面对武关,都会感慨万千,少不了咏史叹今。对于当今的人们而言,最为熟悉的,莫过于唐人李涉的《再宿武关》:

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入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

这首诗经过伟人毛泽东的如椽巨笔潚洒一书,自然使得商州、武关随之万众瞩目。元稹有诗云:“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但愿潺湲而去的溪水,带走行客愁绪,送别旧日光景,迎来一个崭新的天地。

今日春风到武关

2021.3.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野蔬片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