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延友事件击穿了社会廉耻底线
(2013-07-18 22:05:02)
标签:
易延友廉耻 |
分类: 随想 |
清华大学教授易延友强奸三陪女之罪,轻于强奸良家女的言论,成为网络上的“强音”之一。易的这番言论,虽然主观上是为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开脱,但实际上是为个人搏名声,是网络时代的一次搏位策划。冷静想想,易延友的言论虽然令人不耻,但似乎并没有违法,最多也就是声讨、怒骂其人而已。
事实上,易延友的行为,与行为艺术者的行为一样,是为了吸引眼球的。白岩松希望管好自己的嘴的批评,轻了说是对牛弹琴,重了说正中其人下怀。
换个角度看,易延友如果没有名校教授身份,如果易辩护对象不是一起臭名昭著、发酵很久的公共事件,构成一起“叫兽+恶二代”的双簧,从而一炮走红。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在不同的领域,普遍存在,只是因为当事人不醒目,没有得到传播引起公愤而已。
在一个越来越没有底线的社会里,没有什么现象是值得大惊小怪的。真正需要关注的是,没有廉耻的言论环境,会扩大到何种程度。当一个社会容许无耻之徒的言论、行径,或者无耻之徒很廉价地通过无耻言论获得名声时,这个社会也就接近崩溃了。
前一篇:民生银行进入新搭档时期
后一篇:二马的小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