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要进入中国银行第一梯队。
猛听这句话,感觉很突然。不过,对民生银行和其掌门人董文标而言,这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早晚要说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董文标投身民生银行的目的,就是创办一家可以同自己过去的东家交通银行相提并论的银行。为此,董文标舍弃了很多。比如,董文标放弃了海通证券董事长,放弃了交通银行储备干部身份。
事实上,也不仅董文标,民生银行的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种情结,办家成功的银行,证明自己当初离开某某国有银行是对的。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情。有一次,在采访何力时,他就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盼着民生银行能做大做强,向亲友证明自己当年离开工商银行是对的。
可以说,民生银行这只虎狼之师,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最大的心愿可能是两个:在股份制银行层次超过招商银行;超过招商银行之后,进入中国银行第一阵营。
外界对民生银行超过招商银行有很多争议,认为绝对可能与绝对不可能的,经常展开辩论甚至开骂。不过,笔者但是听到一个议论,如果2006年董文标不拿公司业务开刀,不搞事业部制,以民生银行当时的成长势头,可能早已经超越招商银行了。
好,先按下这篇,回到董文标进入中国银行第一梯队的壮志豪言。
公众层面听到董文标这句话,是2013年5月8日,在上海评判交易所主办的“我是股东---中小投资者走进民生银行活动”中,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道出了民生银行新目标,不是超过招商银行,而是进入中国银行业第一梯队。而实际上,此前4个月,在民生银行2013年度经营大会上,董文标已经向民生银行管理层下达了类似的指示。只不过,董文标当时的用语,是进入中国银行业第一团队,不是第一梯队。
中国银行业目前主要有三大梯队,即由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家大型国有银行构成的第一梯队,由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构成的第二梯队,由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构成的第三梯队。三大梯队之下,还有很多信用社,规模相对小得多,要算勉强可以以作为第四梯队。
进入第一梯队,一直是招商、民生、兴业三家银行暗中的比拼。在过去近十年中,这三家银行集合了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创新,综合各方面都走在中国银行业的前端。比较而言,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做得好,民生银行公司业务做得好,兴业银行同业业务做得好。综合而言,显然招商银行更具备跻身第一梯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事实上,从2012年起,民生银行已经基本超过了招商银行:第一,2012年底,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总资产差,第一次缩小至1000亿元以内;第二,银行股代表换位。2012年下半年,银行股取代白酒股成为股市的新价值投资行业,而民生银行是龙头股。此前,银行股的代表一直是招商银行;第三,市值超越。从2013年2月起,民生银行市值多次超过了招商银行市值。当然,真正代表民生银行超越招商银行的,还是世界500强排名。2013年7月,首次进入世界500强的民生银行,排名为411位,而招商银行则为412位。2014年7月,民生银行排名330位,招商银行排名350位。
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第一,招商银行从2008年起进入调整期,到2012年一直没有起色,市场开始对招商银行病诟增加;第二,2012年5月8日,马蔚华退出招商银行行长岗位,马蔚华招商银行14年行长期结束。一直以来,马蔚华与董文标,是中国银行市场化的两面旗帜,现在一面旗帜已经自动换了。
没有证据表明招商银行新当家人能力不行,倒是有很多迹象显示,招商银行的新当家人田惠宇作风相当强悍。但不可否认,田惠宇与招商银行高管层之间,需要时间磨合。招商银行与民生银行的最大区别,就是执行力不如后者。在民生银行,董文标宣布了决定,会后高管们会商量如何分解,如何落地。
相比之下,民生银行则正是青云直上之时。第一,民生银行200亿元可转债,是近两年规模较大的可转债项目,受到投资者的追捧顺利发行;第二,小微业务风生水起,借助小微金融打通传统零售业务与产业链金融(即“聚焦小微,打通两翼”),实现分行转型;第三,民生银行二五发展纲要通过,激发了新斗志;第四,据说民生银行很可能跻身2013年《财富》全球500强。
在这个时候,提出进入中国银行业第一梯队,董文标的时机掌握的恰到好处。总是在关键的时候造关键句,董文标确实有出人意表处。
套用时下的时髦话,民生银行人目前最需要一个梦想,而“第一梯队梦”,来得何其及时。
三五年后,民生银行银行像2013年赶超招商银行一样,赶超交通银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