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往往是一网打尽。虎年春节,我就收到了N多与虎有关的祝福短信,凡是与虎有关的吉祥用语,基本上都出现了。联想到去年的牛,前年的鼠,似乎手机短信都能穷尽甚至发掘出新的属相词汇,让人不能不感慨网络时代的强大与悍猛。
不过,在众多的短信祝福中,我大学时期的同系不同级的好友,初七那天发给我一条短信,让我印象颇深。他说,大家都祝你虎虎生威,成腾虎跃,但我很想祝你马马虎虎一些,凡事适可而止。
可能是人到中年,或者是近来心中越来越强烈地有追求简单、宁静的愿望,因此,这条短信让我心有戚戚焉,并且感触良多。倒退十年八年的,我自己可能会将这些想法归结为消极、不作为,但此时此地的我,还真的就是有宁静内心的追求。
当然,以我目前的个为能力,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宁静,有时还会莫名地恼怒,而一嗔怒,宁静与平和就离我而去了。年少时不更事,以为清修真是无聊,现在年纪一把了,才晓得真想清修不仅不是轻而易举之事,甚至是苦追而难以达到的境地。
说话如此消极,是不是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圣训太远了?
其实,君子自强不息,固然与虎虎生威更贴合,但虎虎生威式的自强,难免刚有余而润不足,只代表了自强不息的刚健一面。而真正的自强不息,应该还有对非原则性问题的适当退让,对暂时不能为的事情懂得放一放,也就是要马马虎虎一些。
这样看来,虎虎生威与马马虎虎并不是非此即彼式的矛盾,而是合情合理的互补关系。如果处理好虎虎生威与马马虎虎的关系,可能对人生大有益处。老虎是中国人心中的百兽之王,中国人把很多威风八面的词语,都用在了老虎身上。中国但凡沾虎的汉字,几乎都有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味道。像虎跃龙骧,虎踞龙盘,虎头蛇尾,狐假虎威,谈虎变色,英雄虎胆,虎将,虎符,唬人,等等,可谓数不胜数。甚至挖苦人实力不济时,曾有纸老虎之说。老人家生前的无数壮举之一,就是提出“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可以说,虎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刚阳的部分,甚至是最刚阳的部分之一。正因为这样,水浒传中的武松因为赤手空拳打死景阳岗上为害多时的老虎,一下子成了武功盖世的大英雄,成为江湖上与民间说唱艺术中的永远的英雄。
也正因为老虎是如此了得,虎文化如此阳刚,历来江湖英雄人物都愿意与虎扯到一起,借虎扬威。在水浒传108个成名英雄中,以动物做绰号的英雄共33名,而使用虎做绰号的就有11名(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病大虫薛永、打虎将李忠、笑面虎朱富、青眼虎李云、母大虫顾大嫂等11人),占了梁山英雄动物名额的三分之一,超过梁山英雄数量的十分之一,可见虎在江湖英雄心目中的巨大影响力。
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如此了得的老虎,虽然没有像恐龙一样灭绝,但我们却只能去公园里欣赏了。至少在我们中国,老虎已经濒临绝灭。这一方面是环境变化,森林被破坏,老虎上游失去了生存空间,下游失去了觅食空间,但另一方面,与其它任何过于强势而逐渐灭绝的动物一样,老虎根据环境变化而培育出适者生存的能力,这也是老虎无法繁荣下去的重要原因。
今时我们形容落魄者,经常用虎落平阳来形容,说的就是老虎在平坦世界上连条狗都不如。那些失去风光无限者,发这样的感慨的机率要大得多。话虽粗糙,但道理却至为深刻。
从老虎的角度看,王冠的失去,既是不能与时俱进的结果,更是过去太过刚健的累积。
值此虎年正月之际,在下祝福各位在虎年积虎威的同时,也要藏虎势,谨防成大老虎而积重难返。也就是说,既要虎虎生威,也一定要注意马马虎虎,让二者相得益彰。说不定,有效处理好二者关系,我们的处境与心情,会大有改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