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钱学森覆盖了的一位大教育家

(2009-11-03 14:15:11)
标签:

贝时璋

钱学森

杂谈

分类: 随想

  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不幸逝世,天地同悲,举国伤心。

  在众多的悲伤声中,很多提议都很有眼球效应,比如国葬钱先生等。其中最有眼球效应的,是有网友建议降半旗为钱先生悼念,可谓有高度有浓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广度,新浪网甚至将建议放在纪念钱先生的专题很重要的公位置上。

  我不是法学家,也没认真看过国旗法,不知道像钱先生这样的国宝级科学家逝世,是否可以降半旗,或者在国际上这是否是个通例。如果相关法律允许,其实也未尝不可。或者国际上都这么做,我们按照国际惯例做就好了。

  当然,如果真的是这样,我相信网络上又会争论大起:钱学森可以降半旗,可以国葬,那季羡林先生就不可以吗?巴金先生就不可以吗?大家谁不是国宝?

  呵呵,还真麻烦。

  不过,有一件事,可能就没那么麻烦。

  比如,在钱学森先生去世的前两天,10月29日,中国就走了一位大教育家,贝时璋先生。贝先生是中国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逝世时107岁。

  为什么说没麻烦呢?

   首先没麻烦官方,也没麻烦媒体。没见官方的较隆重一点的报道,也没见新浪、搜狐、网易、腾迅等主要门户网站开辟专区纪念。这贝老先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被钱学森覆盖了的一位大教育家

  我自己不是学生物的,因此对贝先生开创生物物理学是什么概念,有什么任用不甚了了。但我有限的历史知识告诉我,开创一门学科,只要这门学科对人类有任用,那肯定就是造福人类了。

  我这样说,丝毫没有抹灭钱先生的丰功伟绩之意,况且我有何能能够抹灭得了钱先生的日月光辉。我只是想说,在钱先生与贝先生两位逝世的大家身上,折射出了时下中国价值观上的某些扭曲。

  按说,贝先生先钱先生两天去世,又长钱先生近十岁,从朴素意义上说,即使纪念贝先生的仪式再简单,也不应输给钱先生太多。但是,至少到目前,对贝先生的纪念,几乎没有声息,但钱先生家的灵堂却早已门庭若市,门槛都快踢破了。过去曾经有人感慨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至少这会,不如卖茶叶蛋的,却是一代教育家贝老先生,而还是导弹专家钱老先生。

  中国教育之不兴与难兴,在这一冷一热中,浓缩之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