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水浒中赏金最高的通缉犯?

(2009-05-06 06:08:45)
标签:

水浒传

潜规则

财经

股票

宋江

文化

分类: 歪批水浒

     水浒里的五次悬赏通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话,用来形容《水浒传》一书中官府与强盗之间的对抗,再生动不过了。嗯,好像还不止是生动的问题,简直就是为水浒准备的。

    当然,书中的官府与强盗,谁算是道,谁又是魔,我就不代施耐庵先生做答了。越俎代庖的事咱不颁布者,也干不好,越抹越黑,越辩解越糊涂,何苦呢。

    我能做的,就是将官府对若干江湖强盗的通缉,做一归纳,比较梁山哪个英雄的赏金重。别说,通过这样的整理,会有些很有趣的发现。

     无奈式通缉

    少华山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显山露水的山头,这事让很多水迷不解。为什么呢?

    也说不上为什么。金圣叹先生说先介绍杨春与陈达,显得与开头的洪太尉龙虎山放魔衔接。坦率说,金老板是了不起的水学大师,是空前绝后绝后级的人物。不过,但他的这个发现而言,我斗胆说一句,太扯了。

    怎么扯了,一时也弄不出所以然来。反正这少华山聚集着五七百个小喽罗,抗拒官军,官府还整不过他们。当然,因为不断骚扰当地良民,官府也得通缉。这也就是水浒传中第一拨通缉的强盗。

    通过猎户李吉的嘴,可以看出当场官府对少华山强盗的复杂而微妙的心里。“这三个(朱武、陈达、杨春)为头,打家劫舍。华阴县里禁他不得,出三千贯赏钱拿他,谁敢去惹他?”(见第二回)

    三个江洋大盗在自己的地面上横行,作为官府,不通缉不仅有失官体,面子上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不过,这个通缉也暴露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地官府似乎并不对少华山朱武等人动真格的,只是两下相安无事的对峙格局。

   换言之,那个张贴出去的悬赏告示,是希望有人告发或出力捕获,官府或者从中渔利,或者作为对上的交代。如果不是猎户李吉到官府告了史进与少华山暗中来往,官府是不会出兵干预的。后来官府到史家庄上抓捕,史进一说要自首,官军立即就等在外面不动。

    史进会意,在梯子上叫道:“你两个都头都不要闹动,权退一步,我自绑缚出来,解官行赏。”那两个都头却怕史进,只得应道:“我们都是没事的,等你绑出来,同去请赏。”(见第三回)

   看看,带兵去抓捕的公差,居然要等着已经与虎谋皮者抓出犯人并一起去领赏,看似单纯不作为的背后,其实是无奈的成份更多些。跟史进等人玩命,那是要掉脑袋的。也就是说,赏金没拿到之前,脑袋可能已经搬了家。有钱能使鬼推磨,但官兵们还都想做人,因此不努力上前去抓。

     不了了之的通缉

    第二个遭到通缉的,是大侠鲁智深。不过,被通缉时,大侠既不是大侠,也不叫鲁智深,而是叫鲁达,是被守西北边防的小种经略府从老种经略处借来的军官。

    因为不小心听被地方恶霸郑屠户霸占的金翠莲有故事,鲁达怒气三千丈,豪情比个长。于是,不仅出银子帮助金氏父女,并去找郑屠户助金氏父女彻底脱身。

    鲁达只把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子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见第三回)

    按说,路费也给了金氏父女,鲁达的事情算是做完了。见义勇为这种事,没人监督,有时候认真不得。可鲁达不,他非得找郑屠户理论。结果,言语不和发生争执,并数拳将对手打死,然后逃之夭夭。

   于是,官府到处贴出告示: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鲁达)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见第三回)

    在那之后,鲁达经过种种因缘,进了五台山,成了吃肉喝酒的花和尚,名为鲁智深。佛门与侯门一样,都深似海。随着身份的转变,鲁智深穿上袈裟,人世间的法律也奈何不了。因此,这次通缉也就无疾而终了。

      半真半假的通缉

    宋江的第一次杀人,缘于被人挟持后的巨大恐惧。

    要不怎么说阎婆惜年青不懂事呢。老宋这人,什么都好,不怕给人钱,就怕有人说他与强盗尤其是梁山强盗有勾搭。吃官家饭,与绿林强盗来往,这种事公开了,谁也帮不了。

    要说阎婆惜也没什么错。不就是想与宋江吹吹了,讹点青春费,与相好的整个白头揩老嘛。人吗,谁没个执子之手,与子揩老牵手的小情怀呢,尤其是年少时。

    不过,小阎犯了个错,在老宋已经答应她的一切条件时,非得逼老宋同志掏现金。可当时又是夜里银行关门,郓城那地方小,当时又没有二十四小时银行服务。

   光是要现金也行,非得拿着梁山天王晁盖写给宋江的信晃来晃去,结果晃出了宋江的杀人心。人头落地了,犯事了,收监。

   要说老宋同志为人确实不错,加上家里也有钱上下打点,于是,对他的通缉,有半真半假的味道。

    朱仝自凑些钱物,把与阎婆,教不要去州里告状。。。。。。又将若干银两教人上州里去使用,不要驳将下来。又得知县一力主张,出一千贯赏钱,行移开了一个海捕文书(通缉宋江)。(见第二十二回)

   知县为什么要“一力主张”,出钱悬赏?抓不到宋江,这在县令是一清二楚的。加上平日没少得宋江好处,被害者又是弱势群体,县令当然愿意以悬赏的方式,既对上有交代,又在自己这里结案,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同样,对武松的通缉,与对宋江的通缉也有相似处,即当地主事官员艰苦有对上交代,又能迅速结案的双赢选择心理。不过,志宋江不同,武松毕竟不仅将主犯杀了,甚至将马夫、丫鬟等不相干人也杀了,因此,这个通缉还需要多动些脑子。

    知府押了文书,委官下该管地面部队,各乡、各保、各都、各村,尽要排家搜捕,缉捕凶首。写了武松乡贯、年甲、貌相、模样,画影画形,出三千贯信赏钱。(第三十一回)

    至此,从前平均一人一千贯的悬赏费,涨到了三千贯。物价涨得可真够猛够快的,难不成有中国人的地方,就经常通胀?

    通胀,说早了点吧,老大宋江还没出现呢。

       最荒唐也是最重的通缉

    水浒传中最重要的通缉,当然是对在江州造成巨大伤亡事故的三名主犯——宋江、戴宗、李逵——的通缉。好,让我们与朱贵一起,温习一下对宋江有通辑。

    朱贵指着李逵道:“你好大胆!那榜上明明写着赏一万贯钱捉宋江,五千贯捉戴宗,三千贯捉李逵,你却如何立在那里看榜?。。。。。。”(第四十三回)

   从一万贯到三千贯不等,底价是其它四次通缉的上限,说明官府官府对这桩案子的重视程度。自然,从梁山抢劫江州法场,救出宋江、戴宗的过程看,其实这次是一次超大型杀戮。此外,这次杀戮发生在江州城内,是梁山第一次有组织的越贷杀人行动;而在大的劫法场之外,居然还伴着一次报私仇灭门行动。光天化日之下,是可忍熟不可忍。不对这样的行为做严厉处置,确实也说不过去。

   不过,如果稍稍认真些,就会感到这次悬赏贵得有点离谱,也荒唐得可以。为什么呢?这个悬赏,如果说李逵是凶手,当然成立,通缉他理由成立。可是,宋江与戴宗,并没有杀人,而是救他们的人杀了人。就算宋江还有黄文炳家来门报仇,而戴宗怎么也算不上杀人犯。杀人的是李逵,以及从梁山赶来救人的晁盖等人。也就是说,如果通缉,应该通缉晁盖、李逵。就算通缉宋江,也不应该是第一重犯。

    因此,宋江的赏格是一万贯,就着实让人看不懂,而戴宗的赏格居然高出李逵二千贯,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率众杀人的梁山泊天王晁盖没有被通缉,而宋江作为被救者却被第一个通缉,这世界,咋这么荒唐呢?

    好,简单总结一下:水浒传中比较重要的通缉形式,主要有五种,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各地官府的态度,既有公事公办,例行公事的;也有无可奈何,只能如此的;更有稀里糊涂,随意张贴的。

    看过前面的,再来琢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您有点心得吗?

 

水浒英雄如何分赃?

   

更多精彩水浒传文章,请看《水浒潜规则》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