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aike.baidu.com/pic/1/1195305337583311_small.jpg按旧历算,2007年是猪年,但称这一年为虎年,相信很多人不会有太大异议。毕竟,围绕着一张华南虎照片,引发了国内外的网络大讨论,先是信誓旦旦的以生命担保照片之真,然后是网络上的大讨伐,然后是林业林业局的照片真伪无从判断的免责声明,乃至于上升到政府诚信层面,连新闻联播都要报道一下。可见华南虎事件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让当事各方骑虎难下了。
中国人对虎的态度,是爱恨交织的,这从语言上就能看出来。很少有一种动物像老虎那样,涉及到生活的很多方面,从对人的评议到对地势的形容,从禀性的凶残到处境的危险,都有虎的字样。比如用来形容人的:虎将、虎彪彪、虎步、虎背熊腰、虎步龙行、虎头虎脑、虎头燕颌、虎略龙韬、虎视鹰瞵、虎父无犬子;用来形容险峻的:虎踞龙盘;用来形容危险的:虎口、与虎谋皮、虎口拔牙、虎口残生、虎口余生、虎口逃生、虎视眈眈;用来形容处境尴尬的:骑虎难下;用来形容勇敢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来形容狠毒的:虎毒不食子(儿)、虎狼之国、为虎作伥;用来形容张狂的:狐假虎威;用来形容做事前后不一或有始无终的:虎头蛇尾;等等。
因为写了水浒评论,华南虎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后,有博友留言问:武松打的是不是华南虎?
http://t1.baidu.com/it/u=849230616,176273104&gp=40.jpg
(传说中的打虎武二郎。图片来自百度)
我想博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提问,可能与水浒中涉及虎的地方不少有关:中国最著名的打虎英雄是武松,武松打虎为水浒一书中最生动的章节,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欣赏了上千年,武松的英雄形象也被传诵了上千年(在武松打虎的地方有武松庙,常年香火不绝)。在这猪年虎乱窜之年,如果不趁机为水浒打虎英雄张目一下,真埋没了英雄。
水浒写的打虎的地方,共三处,涉及4位英雄人物:武松、李逵、解珍、解宝。从后来的看,4个人都排在天罡星行列。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有着“打虎将”美名的李忠,不仅没有打虎的经历,后来也没排进天罡星,只能屈居地煞行列。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其武功一般般,也有其不善炒作有关。试想,假如李忠也像周正龙先生那样,弄个打虎照出来,或者打个假老虎,抬到村里去,让大家伙看看,该羡煞多少英雄啊!
武松打虎的地方,叫景阳岗,位于山东省阳谷县城东张秋镇。李逵打虎的地方,叫沂水,位于山东省临沂东北部。解珍、解宝射虎于登州,即山东蓬莱。从这三个地方看,历史上都不是老虎出没多的地方。考虑到宋代时候中国城市化远没有达到后来的程度,原始森林在山东应该还有很大程度上存在,加上山东确实也存在山区,有老虎出没也在情理之中。
从区域颁布看,可以确认武松打的、李逵杀的、解氏兄弟套的老虎,确实为华南虎。理由如下:一,从名称看,中国虎专指华南虎。宋代时的中国疆域没有元代后那么宽泛,当时所说的老虎应该是华南虎;二,从活动区域看,虽然山东不属于华南虎出没过的主要区域,但从江西或浙江流窜到山东的华南虎,还是有可能性的;3,东北虎(即西伯利亚虎)活动范围在长白区、大小兴安岭区域,跨越到山东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宋代时东北虎出没的地区还不记入当时中国的版图;4,孟加拉虎出没于西南地区,进入山东的可能性太小了。
不过,也要为武松等人正一下名。在农耕时代,老虎作为百兽之王,对人类而言,观赏价值还远谈不上,人们敬畏地称老虎为大虫,说明当时人与虎比较,虎是强势群体,人是弱势群体。正因为这样,武松的打虎英雄形象,一传就是千年。不过,随着人类的进化,尤其是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能逐渐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直至仅仅是一段传说而已。
附录:
百度华南虎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346.htm
百度虎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0872.htm
作者的其他文章:
2007牛人牛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7mrs.html
林冲休妻与杨雄杀妻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7hen.html
一句话与一个团伙命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c8k.html
影响水浒的两次射雁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c9o.html
宋江加入社会三步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c6p.html
一个不称职的黑老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0c79.html
林冲为何做不成老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7gdb.html
水浒里的五次婚外情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243ab01007l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