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两次杀人看林冲的性格

(2007-09-19 16:30:09)
标签:

水浒随笔

林冲

分类: 歪批水浒

    应该说,水泊梁山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强盗团伙,其中大部分都不把杀人当回事。极端的不必说,像宋江这样的劣等武术把式,急了的时候也操刀子杀了自己曾经的女人。

    不过,要说到真正有杀伤力,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怕只有林冲。大将之中,关胜,呼延灼,徐宁,张清,朱仝,在斗狠之余,都是一团和气之人;而秦明,鲁智深,董平,杨志,索超,李逵,杀气几乎写在脸上,算不得真正有杀伤力。这样算来,梁山泊中真正有杀伤力的战将,也就是林冲与武松了。二人之中,以林冲为上。这倒不惟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而是因为林冲的杀人,往往都是非杀不可.在林冲刀下,几乎没有屈死鬼. 武松而言,在报兄长杀身之仇时,没有滥杀一人,但在鸳鸯楼杀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时,还是顺手把喂马的,端菜的,大人孩子统统杀光了,显得下手过重了些。

  说起林冲的杀伤力,当然离不开林冲具体杀人的场合。

    林冲杀人,有重要意义的场合是两处,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次是风雪山神庙中杀陆谦,一次是在梁山泊血刃王伦。

     风雪山神庙那节,林冲杀了小时候的好朋友,后来的大仇人陆谦,算是将私人的夺妻与被流放的血海深仇报了。而在生辰纲七杰上梁山后,手刃了王伦,为梁山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这两次杀人来看,一次杀人是很私人的,属于个人的忍无可忍。一次杀人是很大义凛然的,是为了梁山事业的发展。当然,如果不是对王伦有积怨,第二次可能不会采取手刃这么残酷的手段。

     有意思的是,两次杀人,林冲都各有一段话,从这两段话说,可以解读一位英雄的杀人动机。

    杀陆谦时,林冲骂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这两句话,顺序很有讲究。第一句是说二人过去没有任何仇恨,然后才说二人本来是幼小时的朋友,陆谦不帮朋友也说得过去,但为一已之私,却来谋害幼年老友,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注意,这里是先说理而后叙情。这至少表达一层特殊意思:林冲虽然受了天大的委屈,但还不至于无理杀人,更不会忘记旧日友情。林冲是在是可忍孰不可忍之下,才让幼小时的好友做刀下鬼的。这既是作者细节安排上的高明处,也是水浒传值得玩味处,更衬出林冲的性格中非常克制悲苦的一面。

    一部水浒传,林冲是命最苦的。何以最苦?盖因孤独。何以孤独?盖因少知音。一般认为,林冲同鲁智深一见成莫逆。我倒是觉得,以二人真实性格言,林鲁没法成长久莫逆。林冲比较清高,自律且克制,鲁智深哪肯这样?如果一定要在梁山找个林冲的真正莫逆,可能只有武松。二人都较自律克制,不是情感指挥手中家伙之辈。后来武松断臂留在六和寺,没有随宋江等回京,风瘫后的林冲被托于武松照料,半载后去世,可算是林武关系的一种呼应。

    如果说杀陆谦体现了林冲非常理性的一面,那么,火并王伦一节,则表明林冲不仅见识过人,大局观亦相当过人。

    杀王伦时,林冲是这样骂的:”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赒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妒贤嫉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这段话,起码有三层含义:一,王伦没胸怀。村野穷儒,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做不成大事;二,王伦没能力。梁山是杜迁最先占据的,王伦独立既没能力独立开创山头,抢山头,也没能力扩大山头;三,王伦没义气。按照江湖规矩,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柴大官人接济过王伦,王伦接收柴大官人介绍来的人,属再正常不过之事。因为特殊原因不认人情,不留林冲,属情有可原,但不容生辰纲七位英雄,是情理难容的。

     于是,在宣布了王伦的”三无”之罪后,林冲手起刀落,怒斩王伦,水泊梁山的二次创业,由此揭开序幕。

     两次杀人使林冲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为国效力的忠诚武官演变成一位落草的江洋大盗。那么,这两次杀人,到底反映了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呢?其实前面到处说的都是这个问题,这里不妨简单总结一下:林冲的性格是相当矛盾的,他理性甚至拘理束缚于理的一面,这捉性格在梁山泊军官系中很有代表性,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扑天雕李应,青面兽杨志,金枪手徐宁,急先锋索超,病尉迟孙立,青眼虎李去,或轻或重,都有这种性格;不过,林冲的矜持但能大而无私,气局恢宏的一面,则在梁山独一无二,这也是林冲的特殊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