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游戏遭遇“围城”之苦

标签:
民族网络游戏民族网游中国文化胡汉三游戏 |
分类: 产业评论 |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锺书老先生的《围城》中这句话令人映像最为深刻,而时下的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也进入了这么一个“围城”时期。
基本上这段时间内,有关网络游戏的新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就是进和出,N多的外国网游正杀向中国市场,想要蚕食鲸吞这个世界上最多游戏玩家和网民的巨大蛋糕;N多的国产网游又想杀出去,想在“敌人”的大后方开辟出一块敌后根据地来。正所谓,国内的游戏想出去,而国外的游戏想进来,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胡汉三杀回来了!
国外网游进军中国市场的纠结,最集中爆发在魔兽世界续约问题和燃烧的远征资料片何时出炉之上。同时,盛大《永恒之塔》、九城《FIFI
ONLINE》、巨人《体育帝国》等一系列国外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集中登陆,正在以强劲的势头重演网络游戏发轫之处,韩国泡菜之风席卷中国游戏世界的一幕。
当我们还在兴高采烈的欢庆,中国的民族网络游戏已经连续N年占据了中国网游市场的半壁江山之时。欧风西渐、韩游逆袭的隐忧却已经悄然浮现。
国外优质网游大军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的攻击着民族网络游戏靠着人海战术,前赴后继争夺回来的阵地。而我们的网络游戏业界却还“沉迷”在网络游戏是金融风暴避风港的可笑神话之中,甚至还抱着版署说的将严格审批进口网游的救命稻草,做着一统江湖的黄粱美梦。殊不知,此刻“胡汉三”已经杀回来了,难道我们的民族网游还想靠唤起玩家的民族自豪感来玩游戏吗?玩家永远是“势利”的,真正好玩的游戏才会是他们必然的选择。民族也好,舶来品也好,无论是谁,都只有给玩家最大娱乐才是致胜的王道。
网游出海 看上去很美
民族网络游戏此刻在做得是向对手的老巢挺进,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想法,再向虎山行。而媒体的赞美声也让民族网络游戏飘飘然,艾瑞咨询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中国网游出口额在2008年将超过1亿美元,而未来国际业务的增长速度也会超过国内业务,平均增幅将达100%。专家表示,优质的中国网络游戏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新势力。
不过这仅仅是看上去很美,出口海外谈何容易!金山出口海外了,但它的主要目标群体是东南亚,是那些网络游戏水平还不能和中国网游相提并论的地区。那样的成功并不值得大肆宣传。完美时空出海了,日本、越南、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俄罗斯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影子,但问题是,其中真正赚钱的地区,还是那些和中国文化有接近性和共通性的地方,除此之外,中国的网游出海战略乏善可陈。其他几十个出口海外的游戏厂商,其情况也大体一致。
中学为体乎?西学为用乎?
我们的网络游戏连自己的大本营都未必能够守住,为何还在大肆叫嚣着出海捕鱼,开辟第二战场。就如版署所言,我们的原创网游,距离世界水平还存在着差异,而这个鸿沟,仅仅依靠民族文化来填补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我们的民族网游并不那么民族,只有其表,而不得其实。
最近我看到的一组奥盛科技开发的网游《山海志》的原画到给了我一点启示。既然要出口,为何不能是白皮红心呢?为何不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呢?
这组原画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看起来象野蛮版的功夫熊猫、中国化的黄金罗盘、耶稣式的道士等等。我当时就问了奥盛的人,干嘛搞出这么个四不像的原画出来。既然是《山海志》,就应该有点山海经怪力乱神的味道。而对方给我的回答很让我诧异:“这是一款专为出口海外而制作的网游,所有的设定,都是让海外玩家更好的去接受!”
诚然,看似不可理解,却又有道理存在。如果中国网游想走出去,走远点,而不是在东南亚这些地方打转转,确实需要和别人的模式接轨,最起码在现阶段,在欧美玩家还不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你想靠几款网游做中华文明普及运动,其实是可笑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合,就如同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布道时都要学上一些蹩脚的中国话,会将上帝比作佛祖、圣母比作王母娘娘一样,在出口网游上,我们未尝不可以将它白皮红心化,让外国玩家在第一感觉上就有亲近性,而逐步吸引进来,最终逐步了解中国文化。最起码这样才能盈利,才能真正在对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破解“围城”迷局,或许这是一条路,路本来没有,人走多了就有了,既如此,不如大胆设想,小心实践,或许真的能够让围城被破,让我们的游戏能够真正意义上走出去,也真正能够顶住对手的大肆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