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剥夺了少数民族贫困女孩上大学的权利?

(2007-04-21 22:49:22)
标签:

女孩

少数民族

读大学

分类: 时事时评
    据《南国早报》报道,日前在南宁举行的一项名为“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政策倡导”项目信息分享会上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称, 在对来自广西62个县9个不同民族的861名在校少数民族贫困女童的调查中,有160人表明自己是村里第一个上高中的少数民族女童,占18.58%。有60.98%的少数民族村寨有史以来,还没有出过一个女大学生。
    是谁剥夺了少数民族贫困女孩上高中和大学的权利?仅仅因为贫困?不完全是,由于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贫困,无力供给家中的女孩读大学确实是原因之一,但少数民族贫困家庭里的男孩获得更好教育的比例却明显高出女孩很多也是事实;或是家庭观念落后?不容否定,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某些地区甚至流传这“男孩读书,女孩养猪”的说法,但同时,随着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等现代价值观念和婚育新风依靠各级妇联、计生、民政部门以及相关的群团组织的积极传播,数十年来,这些观念已经在少数民族地区扎下了基础,但却依旧难以逆转贫困女孩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窘境;是教学质量?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存在双语教学,教学难度本身偏大,加上全国141 个少数民族聚居特贫县很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山区交通不便,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乃至师资力量都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局限,在教学质量相对偏低的前提下,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女孩即使完成了义务制教育,甚至接受了高中教育,但面对同一的高考分数线,很难竞争赢享受优越教学资源的其他学生,这就使得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这些“幸运儿”在高考这个独木桥上纷纷“落水”。
    这就形成了一个剥夺少数民族女孩读大学权利的怪圈,经济落后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升学的希望,而失去升学希望则意味着这些女孩只能早早的迈入社会,承受和她们年龄不符的生活压力,甚至将结婚生子变成其生活的出路之一,而得不到高等教育不但会影响这些未来人母的素质,造成下一代的知识贫乏,同时也直接影响这家庭的观念革新,依旧受着传统生育观念和风俗习惯制约的她们在未来甚至有可能成为剥夺自己女儿受教育权利的“施害者”之一,而少数民族地区占据一半人口的女性,普遍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势必最终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而破除这样一个怪圈在时下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破除之法其实并非没有,过去社会各界往往将注意力过于集中在了九年义务制教育上,普及义务教育并没有错误,但由于观念理解上的误差和其他种种因素,使得社会上形成了只要让少数民族贫困女孩完成了义务制教育就功德圆满了这样一个思想误区,在这一误区引导下,使得一些机构和个人在心理上形成了某种暗示:“少数民族贫困女生接受高中以上教育似乎成为了多此一举的事情。”而只有将这种所谓的“多此一举”变成“当务之急”,在对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制教育的同时,将让更多的贫困女孩得到更高层次教育作为一种思想观念普及下去,运用各种利益导向手段推广开来,例如选拔优秀女生到教学资源相对发达地区就学、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生在高中阶段继续享受义务制教育的“两免一补”政策、降低贫困女孩的录取分数线等等。从而在就学难这一根本问题打开突破口,破除怪圈链条的中间环节,甚至通过培养这样一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反哺家乡,破解诸如经济发展、教学资源乃至民族素质等诸多难题,或许这就如同棋局一样,盘活一子,一活百活。
 

(更多评论请点击张书乐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shuyue,欢迎媒体约稿,QQ:5947844,MSN:kxmd2000@hotmail.com,邮箱:zhangshuyue@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