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Vista推出 游戏机终将为PC取代?

(2007-01-25 14:04:39)
分类: 产业评论

据媒体报道,在刚刚结束的CES2007(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大展上,微软公司向听众展示了能够在安装有Windows Vista系统的PC电脑上运行的Xbox360游戏——《几何战争》(Geometry Wars)。这是微软公司首次向公众宣告,Xbox360游戏完全能够流畅运行在PC平台上。这也为所有关注包括Xbox360在内的“次时代”主机游戏跨平台推出的玩家和媒体,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尽管实现视窗系统和Xbox系统的兼容本来就是微软战略中的必然趋势,依旧有业界评论人士对此消息的公布发出惊叹,称此举将有可能一举终结Xbox360、PS3和WII三大次世代游戏主机刚刚拉开的战幕,并奠定微软在此战役中的胜利基石,事实真的如此吗?

次世代之战 胜者主导游戏方向

所谓次世代主机,其实并没有明确指代哪种类型的游戏机或品牌,而是指还未发售,或者发售不久,在性能上比现在主流的游戏机更卓越的主机。因此次世代主机是个相对的概念,个个时候都不相同。比如说2000年时,PS2、XBOX和GAMECUBE就被称作“次世代主机”。而现在,这几款游戏机都已经成为了主流,而新的次世代主机也已经在登场,即最近常常被称作的次世代主机的PS3、XBOX360和REVOLUTION。而次世代大战的周期,就等于一部主机的兴起和更替的时间,过去差不多需要将近十年,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已经逐步压缩到了五年左右。

依照以往的经验,每一次次世代主机大战硝烟散后,总会崛起一方游戏机霸主,甚至开启一个全新的游戏时代。在1983年,日本游戏市场处于混乱的无序的状态,仅这一年就有十几部主机在日本推出,不过这些游戏机的市场定位都是普通的电子玩具,市场几乎都是世嘉的天下,而任天堂的FC上市之后,世嘉同期的游戏机SG-1000被彻底压制,16位主机时代就此开启。1994年,索尼以基于CD的PS机杀入游戏主机市场,使以任天堂为主导的游戏卡式终端机模式走向没落,从此开启了一个新游戏时代。这之后,索尼又在PS2产品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占据了这个百亿美元级市场超过60%的份额,也因此而赢得了大批忠实用户。而这一战绩的背后,是1996年之后,昔日的霸主世嘉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土星在美国和日本全线溃败,最终以世嘉退出了次世代主机大战。而此后的若干年,PS游戏主机因为在次世代大战中的巨大胜利,几乎成为了游戏主机的代名词。世嘉的自动退出,标志着那场次世代游戏机大战以索尼的胜利而结束,索尼与任天堂两军对垒,冷不防从背后杀来一个强大的敌人——微软。于是,游戏主机市场重新洗牌,市场不断出现新的变数,全球电玩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不言而喻,历史已经证明,每一次次世代主机大战都会是一场绚烂的三国演义,而胜者王侯败者贼的道理则足以让参战的游戏机厂商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角逐自己的未来。

Vista能否终结次世代游戏主机争夺战

而此次Vista系统的高调推出,并将Xbox360游戏兼容于麾下,从表象上看似乎有将PS3、WII逼入绝境的态势。

毕竟,在目前来说,PC电脑已经成为游戏的主流之一,无论是网络游戏还是单机游戏,大多都有构筑在PC上的版本,加之其具有极强的应用功能,而非仅仅用于游戏,这都成为其同游戏主机相区别的最大优势。然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其一直无法取代游戏主机成为电子艺界霸主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其强大的游戏外功能。尽管在每一款PC游戏的包装盒上,都注明了游戏的最低配置,大凡是部电脑,只要没用过5年,一般都符合大多数游戏的最低配置标准。可其实不然,相对游戏主机而言,PC电脑的主要功能并非游戏,因此在系统的协调性上远达不到游戏主机的标准,加上电子游戏软件都是为了某款游戏主机进行了专门的设定,其游戏的运行水准都和游戏主机的软硬件环境达到了完美的协调。而电脑游戏则不可同装配各式各样的PC电脑完全适应。同时游戏主机在运行游戏时只是进行单一程序,而PC电脑则在游戏的东西有着大量于游戏无关的后台程序同时运行,这些无疑都降低了PC电脑在游戏上的竞争力。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个人电脑来说,游戏机的优势在于价格比较便宜。这都导致了长期以来,PC电脑一直没有取代游戏主机市场。

而从目前看来,这些问题都将有望在Vista平台上得到解决。一者,对于贴牌PC电脑而言,1GHz处理器、1GB内存、支持DX9规格显卡等Vista标配无疑将PC电脑的品质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制式化,这使得在Vista平台上运行的游戏都能够在和次时代游戏主机近乎相似规格下运行,达到了某种程度的抗衡。二者,专用于Vista平台的DX10将带来3D画面的跃进式革新,过去由于PC电脑平台在3D画面处理上远远逊色于游戏主机,导致大量游戏软体厂商放弃PC,而只为三大游戏主机设计新款游戏,这也就造成了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的互通性差,电脑游戏品种不足等一系列制约电脑游戏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电脑而又想玩电子游戏的玩家只能通过模拟器在电脑上享受损失一定质量的画面。而DX10则通过对物理加速方案的广泛支持,使其可以营造出更加复杂的植被及更多的角色目标,而这一效果的达成将使在PC电脑上所表现出来的游戏画面再不逊色于专业游戏主机。三者,2003年开始,微软即开始实行游戏顾问增值计划,玩家可以通过浏览专门的游戏顾问网站,检测自身电脑的配置,从而获得网站根据电脑品质和水准而自动选择的PC游戏进行下载,而据说在未来的Vista平台开发中,甚至可能设置一个超越一切的独占式任务执行,也就是关闭其他附带后台程序,从而克服PC电脑的游戏弊端。

决胜中国市场 Vista带来Xbox领先一步

当面对下一个五年的游戏主机业默认的更新换代期,以及对手的不断崛起,拥有世界上最大游戏人群和游戏市场的中国无疑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中国电脑单机游戏没落、游戏主机市场基本属于空白的前提下,谁抢先占据了市场,谁就能占据了此次次世代战役的主动权。从目前看来,PS3、WII和Xbox都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了中国,而Vista平台的推出似乎在无形间将胜利的天平推向了Xbox一边。

回顾PS系列在中国大陆的历史,不难发现这将是一场艰苦的长征。作为PS3前代的PS2就曾经以跳票之王的身份让国人无法忘怀。回顾一下过去就可以发现,曾经预定于2003年12月20日在中国首发的行货版PS2,就因为索尼的发售计划严重违背了我国国家法律,导致一再延期。最终在2004年元旦正式登陆广州、上海。由此,PS2中国行货版相比日本首发延迟了4年有多,但这并不代表一切已经结束,当初一个月三款行货作品的承诺最后竟变为三个月一款行货游戏,在上市以来长达30多个月的时间里,行货PS2可谓步步艰难,受尽百般阻挠,路并不好走。而推出已两年半的PS2究竟在中国买了多少台?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而如果行货PS3在中国发售,又会卖出多少台?这个问题将足以让人痛煞脑筋,毕竟接受一款价值近5000元人民币的主机,对于国人的消费习惯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在开拓中国这个巨大市场的问题上,WII的最大优势是便宜,并且可以兼容以往很多主机的游戏。这点是PS3和Xbox所不具备的。而这种物廉价美的“花小钱,办大事”的设计对于讨好囊中羞涩的中国玩家无疑是极为奏效的。

而微软则早就开始了Xbox进入中国的准备工作,包括开发了一些适于中国用户的益智类的游戏,以及做一些改变使该产品更适合中国市场。同时,依托中国强大的PC电脑用户群,通过Vista平台来培养中国玩家对Xbox游戏的游戏习惯,无疑是一步好棋。当然,鉴于XP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PC电脑升级换代速度的准备时间以及Vista平台对于硬件配置的高要求性,目前还仅仅是初步推出的这一系统平台要想真正带领Xbox游戏占领中国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

游戏机正在变成电脑

而Vista平台推动下,三大游戏主机的争夺战无疑将更加激烈,前不久,国内IT巨头联想也毫不示弱的加入了游戏主机战团,打算一较高下,据报道称,在1月初联想发布研发5年的多媒体协同技术,其高级工程师为此兴奋不已,大放豪言称联想也研制了一个“盒子”,但比XBOX便宜得多,完全可以替代这些高价游戏设备。

其实到目前为止,尽管游戏主机还有突出表现着它极强的游戏功能,但毋庸置疑,其正在慢慢向具有极强电脑功能的超级电脑游戏机方向迈进。Xbox360可以实现联网游戏、音乐、电影、电视的下载,也能把电脑上的内容“运输”到电视上播出,其定位正是家庭娱乐中心。索尼公司在推广PS3时,甚至矢口否认PS3的推出是在发布一台游戏主机,而 “指鹿为马”称之为电脑,甚至可以赶上最新的PC技术。SCE总裁久多良木称:“每个PS3的理念和设计都让它可以成为一个计算机。过去的Playstation有专有的记忆棒技术。相比而言,PS3具有标准的PC接口,因为它们是标准,是开放的。我们让它没有限制,因为它是一台计算机,它可以和任何事物互动,如果人们对PC熟悉,那么他们可以轻易升级PS3 HDD。”

这一切都和微软目前将Xbox游戏应用到Vista平台的思路是吻合的。笔者认为,游戏机再往后发展,可能会因为PC电脑平台的应用而逐步“消失”,任何一款游戏都可以在电脑和其他游戏主机上运行,没有平台的限制,因为他们都是电脑,也不再有电脑游戏和电子游戏的划分,因为他们都在电脑上运行。

有望推进中国单机游戏的复兴

而从根本上Vista平台的推出似乎将可能破解中国游戏产业的一个困局,即游戏类型发展的极度失衡,毕竟相对于网络游戏来说,电脑单机游戏和电子游戏在中国的市场已经极度萎缩。

就国内单机游戏市场而言,有数据显示,2006年,在国内市场上的正版单机游戏产品总数为156款,其中仅有25款是2006年正式上市的,比2005年的38款下降了许多,其他游戏均为在2005年持续销售的产品。而在此背后,一个更为惨淡的注脚是,与国产网络游戏研发热潮相对应,除了中国台湾省的几款知名单机游戏续作仍然在继续推出外,2006年已经没有什么国内自主研发的单机游戏上市,市场上所有能看到的主流游戏几乎清一色是代理的境外产品。时至今日,也没有听到国产单机游戏研发的声音,就连曾经以《剑侠情缘》开创国产单机精品游戏时代的金山,也全面转型做起了网络游戏。

数量上的萎缩同时也引发了销量的急剧下滑,就连那些在国外创造着产业奇迹的优秀单机游戏,在国内也没有市场可言。在相去不久的2001年,国内单机游戏的代理商尚有50多家,研发商也有30多家,一年内新上市的游戏还能超过300款。而时至今日,当年曾经风云一时的代理游戏商如奥美、新天地、布卡等纷纷倒闭,一些小代理商虽然没有正式倒闭,但也很久没有新的产品上市,唯一支持他们的是等待希望或通过某些手段惨淡维持。单机游戏的年销售也从2004年的1.03亿元,下降到了2006年的7100万元。这同国内网络游戏产业每年超过50%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游戏主机在国内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除了沿海省份还能较多看到游戏机行货和正版游戏机软件的身影外,内地市场销售的游戏机软件多为盗版,而游戏机则几乎清一色是水货。加上国内对于国外开发的游戏主机在内地的销售有严格的限制法律,使得国外新款游戏主机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进入中国销售。另外还有海关和内容审查的问题,这都让国外游戏机厂商对中国市场有所望而却步。

而这一迷局将有望通过Vista平台和Xbox的结合,以及由此引发的次世代游戏主机角逐中国游戏市场的商业大战而逐步破解,未来游戏的趋势是网络化没错,这一点从家用机游戏开始走向网络化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但游戏主机游戏那精致的游戏画面和强大的游戏内核则是网络游戏所不能取代的,而依托越来越多的游戏主机游戏通过Vista平台逐步进入国内市场,三大次世代主机的逐步电脑平台化,成为更为适合游戏制式PC电脑,国内单机游戏的种类将获得极大的丰富,或许将能破解国内游戏产业失衡的现状,给中国玩家更多更好的游戏体验。

实际上三大主机都各具特色与众不同,就像著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做的比喻,“PS3是电影院,XBOX360是DVD,而WII是一台电视机。”而选择何种收视效果,则要看玩家的趣味了,这场次世代揭幕战已经开始,尽管有Vista平台和联想的加入,但胜利到底属于谁,还未可知。(原文发表于腾讯游戏频道 作者:张书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