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果洛纪行――生存篇

(2006-08-28 15:12:24)
分类: 健康快车

草原上零星点缀的黑色和白色的牧民帐篷引人好奇,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是牧民的“夏窝子”。夏天牧民们赶着牛羊到离家较远的草场放牧,一放三个月,这“夏窝子”就是他们夏天临时的家。当天气转冷,牧民们再赶着牛羊回到“冬窝子”,也就是他们的定居点,通常是有砖砌的房屋,牛羊就在附近的草场过冬。这样年复一年,牧民的生活就在“夏窝子”和“冬窝子”之间迁移。艰苦的生活环境造成游牧藏民中高出生率低成活率的状态,因而也使得这个民族形成开放的生活态度:他们通常欢迎小伙子来到成年女儿的帐篷,而家中的姑娘都是生过孩子以后才会出嫁。

路边牧民的“夏窝子”

果洛纪行――生存篇

女儿打水归来

果洛纪行――生存篇

妈妈在帮女儿把水解下来

果洛纪行――生存篇

热情的女主人请我们喝新鲜的牦牛奶

果洛纪行――生存篇

襁褓中的娃儿

果洛纪行――生存篇

那边山坡上是俺家的牛羊

果洛纪行――生存篇

 

撒满牛羊的高原并不都是绿色的,我们看到了一片严重沙化的草原延绵数十公里。这是由于过度放牧,牛羊把草都啃光了,再加上生态环境恶化,鼠类的天敌减少,鼠害猖獗,鼠类动物在草原上挖洞翻地,更加重土壤流失,草原沙化。而我们看到在这片已然沙化的草地边缘仍然有牧民在放牧。牧民需要生存,需要更好的生活,但不知他们是否能意识到:没有了草原,他们又如何能够生存下去?当地牧民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是挖虫草(冬虫夏草),但人们在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的时候不去想一想,等虫草都挖光了,植被都被破坏了,草原没有了,我们的子孙和子孙的子孙又何以为生呢?

绿洲中的沙漠

果洛纪行――生存篇

沙漠绵延数十公里

果洛纪行――生存篇

 

离开果洛之前的最后一晚,我们与青海省卫生厅的一位官员共进晚餐。这位官员讲的一些话很是令人忧虑。当地政府为了整治草场鼠害,遍撒鼠药,结果有些老鹰吃了被药死的老鼠,也被毒死了。人们显然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来应对自己所造成的祸害。在人与自然的较量中,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和可悲。这位官员说,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恢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可能考虑将所有牧民迁出,把这里的高原变成无人区,让大自然彻底休养生息。说实话,我并不认同这样的办法。人类应该能够和大自然和谐共处,只要遵从自然界的规律。但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用行政手段达到目的的办法?不管怎样,衷心希望青海省的草原沙化问题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要等到像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四川若尔盖草原沙化到如此严重地步的时候才给人当头一棒吧。还有,抵制日货的热血青年们,是否更应该考虑抵制购买冬虫夏草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